-
[0图]开宝本草 辑复本
-
作者:
宋 卢多逊撰 尚志钧辑校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地点 年代 中国 北宋
-
描述:开宝本草 辑复本
-
[0图]吴普本草
-
作者:
魏 吴普 尚志钧辑 来源:芜湖医学专科学校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地点 年代 古代 中国
-
描述:吴普本草
-
[0图]名医别录辑校本
-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
描述:《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
全文:《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
[0图]本草人生 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文集
-
作者:
尚志钧撰 来源: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文集 文献
-
描述:本书是对尚志钧教授从事本草文献的考证和辑佚做的一次全面的总结,是以研究本草精华贯穿主题的。内容包括:学术传略、著书立说、论文题录、思路方法等。
-
全文:本书是对尚志钧教授从事本草文献的考证和辑佚做的一次全面的总结,是以研究本草精华贯穿主题的。内容包括:学术传略、著书立说、论文题录、思路方法等。
-
[0图]唐·新修本草 辑复本
-
作者:
唐 苏敬撰 尚志钧辑校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地点 年代 唐代 中国
-
描述:唐·新修本草 辑复本
-
[0图]绍兴本草所有注
-
作者:
南宋 王继先撰 尚志钧校注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南宋
-
描述: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
全文: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
[0图]新修本草 辑复本第2版
-
作者:
唐 苏敬撰 尚志钧辑校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地点 年代 唐代 中国
-
描述:附影印残本及研究资料 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本书是对世界最早药典唐代政府编修的《新修本草》的介绍,对其收载850种药物和详细介绍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内容进行标点、辑校。
-
全文:附影印残本及研究资料 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本书是对世界最早药典唐代政府编修的《新修本草》的介绍,对其收载850种药物和详细介绍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内容进行标点、辑校。
-
名医别录药中有的产生时代并不晚于本草经药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别录药 研究 本经药
-
描述: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
全文:习惯上都认为名医别录药产生时代是晚于本草经药。但从《五十二病方》所收载药物来看,并非如此。 1979年末,文物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以下简称《病方》),第196页附表二第三栏中专列有名医别录药名,说明名医别录药,早在《病方》时代已有了。
-
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药本草》 《日华子本草》 《食性本草》 《蜀本草》
-
描述:五代是中国大分裂时期。北方曾换五个小朝廷,局势动乱,战争频繁,使得社会遭受大破坏,因此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后蜀、南唐、吴越地处南方,成为五代时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后蜀有《蜀本草》、南唐有《食性本草》、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
-
全文:》、吴越有《日华子本草》等。现将五代时期的本草著作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1.《蜀本草》:由后蜀广政年间(938~965)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与诸医工用《唐本草》及《图经》相互参校删定注释而成,初名《蜀重广英公本草》,简称
-
《政和本草》、《大观本草》同异考
-
作者:
尚志钧 刘大培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观本草 勘比 政和本草
-
描述:通过《政和本草》、《大观本草》的勘比。确认《政和本草》为较好的版本。
-
全文:通过《政和本草》、《大观本草》的勘比。确认《政和本草》为较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