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作者: 赵昆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庄学史 
描述:憨山德清注《庄》时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憨山德清「唯心识观」试析-以〈观老庄影响论〉发端
作者: 李懿纯  来源:问学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憨山德清「唯心识观」试析-以〈观老庄影响论〉发端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
作者: 夏清瑕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道  止观  三教一源  体用 
描述:在总结前人三教合一论的基础上,憨山德清以佛教之心性统摄儒、释、道三家,又以佛教人、天、佛三乘判设三教。他认为,三家皆由无我之体而达利生之用,止观则是三家了达无我之体的共同工夫,三教源流皆同,不同只在
全文:在总结前人三教合一论的基础上,憨山德清以佛教之心性统摄儒、释、道三家,又以佛教人、天、佛三乘判设三教。他认为,三家皆由无我之体而达利生之用,止观则是三家了达无我之体的共同工夫,三教源流皆同,不同只在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
作者: 李霞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同源  三教互释  三教一理   
描述: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在此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三教同源”说 ,认为儒佛道同源于一心 ,故“三教本来一理”、“三圣本来一体”
全文: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道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
憨山德清注《庄》畴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作者: 刘海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予内篇注》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庄学史 
描述: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全文: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高僧能解南华意: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作者: 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憨山  《内篇注》 
描述: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全文: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再述石印明万历刻本《观世音感应灵课》
作者: 张雪松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妖书案  印光  《观世音感应灵课》 
描述:展开的宫廷斗争,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紫柏真可都牵扯其中,德清发配岭南,真可竟冤死于妖书案中。笔者希望管中窥
全文:展开的宫廷斗争,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紫柏真可都牵扯其中,德清发配岭南,真可竟冤死于妖书案中。笔者希望管中窥豹,向读者展现佛教游走于中国大、小传统中的一面。
中国古代禅净合流的三种模式
作者: 许颖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净土宗  禅宗  禅净合流 
描述: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全文: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悲情金刚经
作者: 刘江波  来源:民间文学(经典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人  山西  经书  大人  知府  僧人  住持  宝贝  金刚经  悲情 
描述: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全文: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