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浮山华严寺朗目本智禅师评传
作者: 黄夏年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妙峰山  佛教文化  华严经  憨山德清  禅师  鸡足山  华严学  禅宗  浮山 
描述: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全文: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一体
高僧能解南华意: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作者: 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憨山  《内篇注》 
描述: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全文: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中国古代禅净合流的三种模式
作者: 许颖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净土宗  禅宗  禅净合流 
描述: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全文: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参究念佛”与“禅净双修”之辨
作者: 龚晓康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持名  禅净双修  明心见性  参究 
描述:参究念佛是否为禅净双修法门,古来佛教大德多有争论。憨山德清主张参究念佛即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净归禅。益智旭则认为参究念佛只是禅宗法门,非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禅归净。
全文:参究念佛是否为禅净双修法门,古来佛教大德多有争论。憨山德清主张参究念佛即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净归禅。益智旭则认为参究念佛只是禅宗法门,非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禅归净。
红与黑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学  法国大革命  批判现实主义  黑恶势力  打黑除恶  英雄时代  波旁王朝  司汤达  拿破仑战争  斗争 
描述:大家都知道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这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书名《红与黑》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红"指红色的军装,"黑"指教士的袍。也有人说,"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则指波旁王朝的复辟时代。还有人说,《红与
全文:大家都知道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这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书名《红与黑》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红"指红色的军装,"黑"指教士的袍。也有人说,"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则指波旁王朝的复辟时代。还有人说,《红与
紫柏大师与五台山
作者: 戴继诚  来源:法音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紫柏大师  佛教  五台山  万历 
描述:明万历佛教三大师(憨山德清、云栖祩宏、紫柏真可)中,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弘法护教八年之久,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五台山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但他在万历十年(1582)离开五台山后,再也无缘重回故居,清凉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回忆。云栖祩宏大师在万历四年(1576)曾短暂造访五台山,并与憨山有一
全文:明万历佛教三大师(憨山德清、云栖祩宏、紫柏真可)中,憨山大师在五台山弘法护教八年之久,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五台山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难得契机。但他在万历十年(1582)离开五台山后,再也无缘重回故居,清凉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回忆。云栖祩宏大师在万历四年(1576)曾短暂造访五台山,并与憨山有一面之交。但他行色匆匆,未见与五台山其他僧众交往的记载,亦未发现相关诗偈存世。与二大师不同,紫柏真可大师虽然未能像憨山大师那样长期定居五台山,
紫柏大师与云栖大师
作者: 戴继诚  来源:法音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净土  万历年间  性情  弘法  唯心净土  大师  显著差异  憨山德清  居士  晚明佛教 
描述: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全文: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释为例
作者: 毛国民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阳明学和三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
全文:在阳明学和三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
虚云和尚与南华禅寺
作者: 明栋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始祖  德清  和尚  中国佛教  虚云  慧能  南宗  高僧  禅宗 
描述: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7公里外的南华禅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尊者肇建,至今已有1500周年历史。期间有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之尊的慧能和尚在此弘法达数十年之久,此后南华禅寺有“中国禅宗洙泗”之誉,香火兴盛。宋以后,南华禅寺逐渐衰弱。到明代,憨山德清和尚主持法席,南华禅寺一度中兴
全文: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7公里外的南华禅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尊者肇建,至今已有1500周年历史。期间有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之尊的慧能和尚在此弘法达数十年之久,此后南华禅寺有“中国禅宗洙泗”之誉,香火兴盛。宋以后,南华禅寺逐渐衰弱。到明代,憨山德清和尚主持法席,南华禅寺一度中兴。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