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母药用历史及品种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刘晓龙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贝母 药物 考证
-
描述:通过历代本草及有关文献的考察,认为《诗经》、《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贝母,并非是今日药用百合科贝母属植物,而应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paniculatum(Maxim.)Franq.《名医别录》是最早收载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入药的文献,其入药品种是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
-
全文:》,其原植物来源主要是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和川贝母F.cirrhosaD.Don.
-
《五十二病方》药物(前巾)根、(竹夹)蓂、莁夷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璞 车前草 考释 高诱注 说文解字系传 药物 尔雅 本草纲目 地肤子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
全文: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
《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臝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栝楼 诗经 果臝 考证
-
描述:《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臝
-
[0图]《五十二病方》药物注释
-
作者:
尚志钧注释 来源: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Cao 中药学 古代 Yao 中草药 xue 中国 验方 Zhong
-
描述:《五十二病方》药物注释
-
[0图]医用药物手册
-
作者:
尚志钧撰 来源:专科书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药物学 手册
-
描述:医用药物手册
-
[0图]医用药物手册
-
作者:
尚志钧撰 来源:专科书店 年份:1953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医用药物手册
-
《新修本草》药物合并与分条对药物总数的影响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物总数 新修本草 本草经集注
-
描述: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并加以说明,可以证实药物总数,并非用730种,和新增114种相加而成
-
全文: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载药730种的基础上,增加114种编纂而成,其总数应为844种.但收载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850种,比84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即由于对84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
-
校本科研:为学校发展铸基立魂
-
作者:
李志红 王富友 隋淑虹 来源:教育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庆安县 校园文化 黑龙江省绥化 教学改革 成果展示会 语文课改 课题研究小组 扬帆起航 示范校
-
描述:这,是一方沃土,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无数的幼苗,茁壮成长;这,是一汪海洋,承载着对知识的渴望,莘莘学子,扬帆起航;这,是一片蓝天,洒满了热情的阳光,翱翔的雏鹰,放飞梦想……这就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第四小学。"庆安四小"的名字,让庆安人骄傲,让孩子们喜爱,让家长们称道。庆安县第四小学始建于1921年。
-
全文:这,是一方沃土,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无数的幼苗,茁壮成长;这,是一汪海洋,承载着对知识的渴望,莘莘学子,扬帆起航;这,是一片蓝天,洒满了热情的阳光,翱翔的雏鹰,放飞梦想……这就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第四小学。"庆安四小"的名字,让庆安人骄傲,让孩子们喜爱,让家长们称道。庆安县第四小学始建于1921年。多年的历史积淀,使校园文化更显厚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学校勇立教学改革的潮头。近百载的砥砺奋进,使该校先后获得国家语文课改示范校、中国教育学会课题
-
《五十二病方》百草末、屋荣蔡、禾、陈稿、荆箕药物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说文 腋臭 止血 陈藏器 药物 金创 百草霜 人发 五十二病方
-
描述: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
-
全文:百草末《病方》8行:诸伤,燔白鸡毛及人发,冶[各]等,百草末八灰,冶而……饮之。陈藏器云:“百草灰,主腋臭及金创,五月五日采露取之一百种,阴干,烧作灰,以井华水为团,重烧令白,以酽醋和为饼,腋下挟之,干即易,当抽一身痛闷,疮出即止,以水小便洗之,不过两三度,又主金创,止血生肌,取灰和石灰为团,烧令白,刮傅疮上。”《本草图经》:“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
-
[0图]吴氏本草经
-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
全文: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