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不为老所累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生活方式  老年人  感情生活 
描述:春节将至,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盼着过年,有些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平添一种无奈与惆怅。
全文:春节将至,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盼着过年,有些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平添一种无奈与惆怅。
“家门口养老”值得称道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浦东时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银色浪潮”正席卷全球。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包括浦东在内的上海早就跨进这一门槛。截至
全文:江曾培“银色浪潮”正席卷全球。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包括浦东在内的上海早就跨进这一门槛。截至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6-2000 第18集 散文集卷 2
作者: 王蒙 王元化总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976~2000  文学  散文  中国  作品  选集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森林与森林老人、家事、想你,阿胡子、拉萨的余角街、写给故乡的黄昏、总是难忘、山口、魂系太行、人生能得几清游、草色呐喊连锦的鲜碧、初为人妻等。
全文:本书内容包括:森林与森林老人、家事、想你,阿胡子、拉萨的余角街、写给故乡的黄昏、总是难忘、山口、魂系太行、人生能得几清游、草色呐喊连锦的鲜碧、初为人妻等。
毋不敬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老年时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写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
全文: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写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
出版人生未蹉跎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先后参加过三种工作:教育、新闻、出版。从业时间最长的是出版,2005年6月退休后,仍在出版业发挥“余热”,参与一些活动,诸如审读书稿、出版研讨、职称评定、优秀图书评选、图书资助评审、出版社等级评估,等等,时间相加约四十年,如今我八十岁,是我走过的人生的一半。做好任何工作,首要条件是要热爱工作,要“
全文:我先后参加过三种工作:教育、新闻、出版。从业时间最长的是出版,2005年6月退休后,仍在出版业发挥“余热”,参与一些活动,诸如审读书稿、出版研讨、职称评定、优秀图书评选、图书资助评审、出版社等级评估,等等,时间相加约四十年,如今我八十岁,是我走过的人生的一半。做好任何工作,首要条件是要热爱工作,要“
拔苗助长与本末移位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春节走亲访友,听到不少小辈的“诉苦”:学业过重。学校的课业本来就够多了,家里还要加码。正规的功课学了不够,还要去学钢琴,学绘画,或者学书法,学音乐。整天没有玩的时间,夜晚睡眠不足,双休日还要忙于请老师补课。一位小学生说,他是家里“最忙的人”,羡慕爷爷奶奶生活自在,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够退休!当今社会竞争
全文:春节走亲访友,听到不少小辈的“诉苦”:学业过重。学校的课业本来就够多了,家里还要加码。正规的功课学了不够,还要去学钢琴,学绘画,或者学书法,学音乐。整天没有玩的时间,夜晚睡眠不足,双休日还要忙于请老师补课。一位小学生说,他是家里“最忙的人”,羡慕爷爷奶奶生活自在,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够退休!当今社会竞争
不为“老”所累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为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他们觉得:岁月对老年人来说,不再像对年轻人那样慷慨,“送走昨天,送来明天”;而是殘酷地“送走
全文:■江曾培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为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他们觉得:岁月对老年人来说,不再像对年轻人那样慷慨,“送走昨天,送来明天”;而是殘酷地“送走
不为老所累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全文: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毋不敬”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封信  五十年代  直呼其名  礼仪教育  朋友有信  新民晚报  六月寒  收信人  恶语伤人  报社领导 
描述: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是写上一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仪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工作,一个刚入报社不久的青年,在老报人程大千先生的桌上留了一封信,写明“程
全文:时下一些年轻人写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往往就是写上一个名字,既无“先生”之称,也无“同志”之谓,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对这种直呼其名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觉得是礼仪的缺失。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五十
半生出版岁月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江曾培 1933年10月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05年退休。曾创办《小说界》《艺术世界》杂志,著作有《艺术鉴赏漫笔》《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微型小说面面观》《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等三十余
全文:江曾培 1933年10月出生,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05年退休。曾创办《小说界》《艺术世界》杂志,著作有《艺术鉴赏漫笔》《小说虚实录》《缪斯的眼睛》《微型小说面面观》《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等三十余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