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2007年至2008年某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作者: 陈邦元 郭贵宾 张勇妹 丁妍  来源: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描述:目的对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至2008年2年内抗菌药物用药的数据,按用药频度、销售金额、药品用量等指标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近2年各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33.46%。2008年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均较200
全文:金额呈上升趋势,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33.46%。2008年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均较2007年有增长,头孢菌素类构成比上升较快。结论某院需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进一步规范用药。
“擦边球”论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擦边球",本是乒乓球运动的一个术语,球打到对方的台面上,擦边急速而落,即使那些驰骋在国际乒坛上的名将高手,也难于把它接住,因而它得分率极高。谁打了个"擦边球",谁就稳稳得分。不过,这种"擦边球",又是可遇而不可求。打乒乓,可以专打高球、低球,远球、近球,攻球、守球,削球、扣球,上旋球、下旋球,但还
全文:",又是可遇而不可求。打乒乓,可以专打高球、低球,远球、近球,攻球、守球,削球、扣球,上旋球、下旋球,但还没有哪个人有本事专打"擦边球"的。因为,"擦边球"的命中率极低,球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在"擦边"的分寸,几乎是人力不能的,起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题吴普述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史  中医典籍 
描述: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
全文:》),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孙氏辑的《神农本草经》,因此孙氏在其书名下,题署吴普等述。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兹讨论如下:
《五十二病方》药物“蒿、青蒿、白蒿”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郭璞  清代  郝懿行  考释  药物  尔雅  白蒿  青蒿  五十二病方 
描述: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释草》:‘萧,萩。’郭璞注‘即蒿。’这里是说荆楚地方称青蒿为萩。”笔者对此注持有不同的看法。按萩蒿是
全文: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
《五十二病方》“堇葵”、“毒堇”、“苦”、“仆纍”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头  唐本草  山海经  食疗本草  郭璞  吴普本草  说文解字注  尔雅  麦门冬  五十二病方 
描述:堇葵、堇、堇叶《病方》90行:“蚖,以堇一阳筑封之,即燔鹿角,以溺饮之。”329行“胻膫,夏日取堇叶,冬日取其本,皆以口沮而封之。”402行:“(弋贝)(?)食(蚀)口鼻,冶(堇页)(堇)葵□□□,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
全文:□□□,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堇、堇叶”列在草类。《病方》200页将“堇葵”列在菜类。这就意味着“堇”和“堇葵”是两种东西。按文献引,似是同一物品。《说文》:“堇,草也,根如荠,叶如细柳,蒸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殷历  天文历法  岁星纪年  中国古代  十二支  历术甲子篇  表解  尧典  中国文献  二十八宿 
描述:壹、引言这篇《表解》为什么写的?约有三义。甲、前辈先生历来都说,不通声韵训诂、古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中国文献之丰富,豪视全球。我们祖先对文化各方面付出的大量心血,嘉惠后人者浩如烟海。有清一代,声韵训诂之学,超越汉、唐,两部《经解》,成绩昭著,不容抹杀。可是因为后人缺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全文:训诂之学,超越汉、唐,两部《经解》,成绩昭著,不容抹杀。可是因为后人缺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有些问题竟以讹传讹,久不得正。即以古代天文历法为例,它的精粹方面往往被一些糟粕混杂,影响了正确理解古籍。如《(夏)小
[0图]中国古籍版刻辞典
作者: 瞿冕良  来源: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籍  中国  词典  版本学 
描述:《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189万字,收集了21500余条词目,大体时间断限上溯唐代下及清代乾隆前后。主要内容涵盖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版刻名词。包括各种版本的名称、印刷用纸、款式、装帧,也包括一些书业用语,如边准、朱丝栏、黑口、鱼尾等,从中可以窥见版刻的时代变迁。二是刻字工人。在古代,刻字工人虽然
全文:书业用语,如边准、朱丝栏、黑口、鱼尾等,从中可以窥见版刻的时代变迁。二是刻字工人。在古代,刻字工人虽然站在图书生产的第一线,但作为普通的手工劳动者一直是不被人注意的,也很少有专门的记载。本书中收录了万余条关于刻字工人的词目,主要记录他们雕刻的图……
“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界首境邻皖苏两省的滁州、南京江浦、和州、全椒四县市,是全椒著名商埠和物资吞吐之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旱涝不匀,年年荒歉,百姓困苦。某年,一道士云游至此,为民解忧,连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语,祈祷上苍风调雨顺,因劳累过度而身亡。百姓念他为民而死,特建一庙以作纪念。庙宇竣立,适值农历二月初二。从此每年此日,四
全文:初二日,东乡百子楼为村民交易农器之,赛会者不下千人。土人制乌杆,尤为利市。于耜举趾,饶有古风。”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据说龙在春天“二月二”苏醒,故称“龙抬头”。旧时,乡村在这一天早上,要用
[3图]常宗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1925年回国后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蚕桑、畜牧、烟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昆明任蚕桑改进副所长兼农场场长期间,引进美国烟草良种;抗战结束后前往澳大利亚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
[1图]碧云湖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太平桥),景观独特,年代久远,其中又以太平桥最负盛名,每年正月十六,周边几个县市有十几万人前来太平桥走一走,放烟花炮竹,祈求永远太平。多年来,“走太平”已演铎成全椒一大民俗。襄河北岸的国光楼,旧时为明清仕人读书讲学之,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页 1 2 3 ... 19 20 21 ... 23 24 25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