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美术家集会批評文化部及美協領导
-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出版社 胡同 华东 领导人 进修班 副主席 美术家 文化部 旧中国
-
描述:5月22日,在京画家古元、彦涵、馮法襈、王流秋、艾炎、赵域、秦征、汪刃锋、俞云阶、張凡夫、阿老、何孔德等三十余人聚会,座谈今后創作前途、筹组画会及举行画展等問題。由于談到美术界近况,認为美术界存在着一些內部矛盾,并且一直沒有得到正确解决还有所發展,这正是文化部和美协領导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宗派主
-
全文:5月22日,在京画家古元、彦涵、馮法襈、王流秋、艾炎、赵域、秦征、汪刃锋、俞云阶、張凡夫、阿老、何孔德等三十余人聚会,座谈今后創作前途、筹组画会及举行画展等問題。由于談到美术界近况,認为美术界存在着一些內部矛盾,并且一直沒有得到正确解决还有所發展,这正是文化部和美协領导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宗派主
-
难忘那次采访
-
作者:
朱起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盘锦 共产党员 “四人帮” 组长 辽宁 杂志社 干部政策 编辑室主任 基层干部 农村
-
描述:我于1958年末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调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主任,先后在共产党员杂志社爬格子22个春秋。这其间,我进过省“五七”干校,在南大荒盘锦空叹“一任华发侵黑头,峥嵘岁月付东流”;带着“壮士不是悲秋客,仰天长啸任去留”的满腹怨艾到农村“插队落户”。粉碎“四人帮”后的197
-
全文:我于1958年末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调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主任,先后在共产党员杂志社爬格子22个春秋。这其间,我进过省“五七”干校,在南大荒盘锦空叹“一任华发侵黑头,峥嵘岁月付东流”;带着“壮士不是悲秋客,仰天长啸任去留”的满腹怨艾到农村“插队落户”。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5月,我再度回到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与
-
东京审判有始无终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远东 麦克阿瑟 军事法庭 南京大屠杀 中国法 东京审判 战犯 战争罪犯 法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胜利已成定局,当年中、美、英、苏主要盟国在多次声明中,宣称为了世人不再遭战祸,必须严惩战争罪犯。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捕获的19名纳粹战犯进行审讯,到次年10月16日宣判,其中12名判绞死刑。火化后连同自杀的戈林骨灰,随风吹散,不留痕迹。
-
全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胜利已成定局,当年中、美、英、苏主要盟国在多次声明中,宣称为了世人不再遭战祸,必须严惩战争罪犯。1945年11月20日,在德国纽伦堡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捕获的19名纳粹战犯进行审讯,到次年10月16日宣判,其中12名判绞死刑。火化后连同自杀的戈林骨灰,随风吹散,不留痕迹。为人类伸张了正义。
-
多些有质量的阅读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经典名著 上海书展 阅读率 全民阅读 浅阅读 我爱 纸质图书 文化品质 地铁车厢
-
描述:上海书展作为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2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与发展。2015年书展的主题依然是"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但提出了"努力促进有质量的阅读"的口号,这一口号显示了在倡导全民阅读上的与时俱进。所以强调"有质量的阅读",目的在于提升阅读效益。前些年,针对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的情
-
全文:上海书展作为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2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与发展。2015年书展的主题依然是"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但提出了"努力促进有质量的阅读"的口号,这一口号显示了在倡导全民阅读上的与时俱进。所以强调"有质量的阅读",目的在于提升阅读效益。前些年,针对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的情况,首先需要大力倡导多读书、多阅读,让大家愿意亲近"书香"。近几年,
-
千万莫使卖空气成为朝阳产业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班夫 生态环境 全民共享 朝阳产业 《前赤壁赋》 公共财富 天地之间 环境恶化 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
-
描述:近年雾霾肆虐,加拿大两名华裔青年瞅准商机,合伙创立公司,专门到中国销售罐装加拿大落基山脉班夫新鲜空气。每罐空气7.7升,只够呼吸150次,售价达人民币129元。自2015年开售以来,平均月销量300罐以上,至今已售出4000罐,新订单仍源源不断。清新空气为人们生存所不可或缺,也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慷慨
-
全文:近年雾霾肆虐,加拿大两名华裔青年瞅准商机,合伙创立公司,专门到中国销售罐装加拿大落基山脉班夫新鲜空气。每罐空气7.7升,只够呼吸150次,售价达人民币129元。自2015年开售以来,平均月销量300罐以上,至今已售出4000罐,新订单仍源源不断。清新空气为人们生存所不可或缺,也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慷慨馈赠,它属于人人共享的
-
治史要有现实关怀的自觉:《清史明鉴录》读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历史领域 和珅 现实关怀 吴士余 清史纪事本末 书集 治史 小说美学 紫金城
-
描述: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述之,于2002年出版了《紫金城的人文思考》一书,随后又花了很大功夫进行增补,以《清史明鉴录》之名于近
-
全文: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述之,于2002年出版了《紫金城的人文思考》一书,随后又花了很大功夫进行增补,以《清史明鉴录》之名于近日问世。全书集纳50多篇文章,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分
-
治史要有现实关怀的自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述之,于2002年出版了《紫金城的人文思考》一书,随后又花了很大功夫进行增补,以《清史明鉴录》之名于近
-
全文:吴士余先生善思。他始于小说美学研究,当时我也从事文学批评,每读他的文章,均能看到一种独抒心灵的见解。此后他的研究视野,进入人文历史领域。近几年来,他悉心研读十卷本《清史纪事本末》,品之、思之、记之、述之,于2002年出版了《紫金城的人文思考》一书,随后又花了很大功夫进行增补,以《清史明鉴录》之名于近日问世。
-
胡耀邦促成刘少奇冤案平反
-
作者:
江曾培 盛平 来源:读书文摘(文史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反 刘少奇 胡耀邦 张志新 邓小平 电视剧 冤案 100周年诞辰
-
描述:张志新的平反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和胡耀邦的坚决支持分不开。由于枪毙张志新的罪名是为刘少奇喊冤,因此,这实际上是为刘少奇平反做的重要铺垫工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时,很多朋友问到胡耀邦是如何平反刘少奇冤案的。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100周年诞辰。笔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写成本文
-
全文:张志新的平反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和胡耀邦的坚决支持分不开。由于枪毙张志新的罪名是为刘少奇喊冤,因此,这实际上是为刘少奇平反做的重要铺垫工作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时,很多朋友问到胡耀邦是如何平反刘少奇冤案的。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100周年诞辰。笔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写成本文,以厘清事实。
-
山寨字典的背后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杂文选刊(上半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厅 学生 新华字典 教科书 国家标准 湖北省 政府采购 资金使用效益 假冒伪劣 差错率
-
描述: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这本是件大好事,湖北省教育厅却采购了三百二十万册山寨版《学生新华字典》发放,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引来舆论一片谴责。 舆论谴责的重点,一是《学生新华字典》错误百出,差错率高出国家标准规定二十倍,不但不可上市发行,
-
全文:2012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这本是件大好事,湖北省教育厅却采购了三百二十万册山寨版《学生新华字典》发放,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引来舆论一片谴责。 舆论谴责的重点,一是《学生新华字典》错误百出,差错率高出国家标准规定二十倍,不但不可上市发行,而且属于应当销毁的图书。
-
梅氏对“公务员热”的“不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秘密 职业 动因分析 俄罗斯人 腐败水平 国家公务员 总统 铁饭碗 青年人 官员
-
描述:和我国一样,俄罗斯也出现了"公务员热"。俄罗斯"社会舆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务员在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众认为国家公务员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超过一半的18岁至30岁被访问者认为,"当公务员比经商好得多"。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先考虑的职业选项"
-
全文:和我国一样,俄罗斯也出现了"公务员热"。俄罗斯"社会舆论"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务员在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42%的民众认为国家公务员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超过一半的18岁至30岁被访问者认为,"当公务员比经商好得多"。而在2008年,只有1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先考虑的职业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