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20集 史料 索引 卷2
-
作者:
江曾培 丁景唐 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文学 年代 1949~1976 中国 图书目录
-
描述: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20集 史料 索引 卷2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7集 短篇小说 卷1
-
作者:
江曾培 王蒙 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文学 年代 1949~1976 中国 短篇小说 选集
-
描述: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7集 短篇小说 卷1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3集 长篇小说 卷1
-
作者:
江曾培 王蒙 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文学 年代 1949~1976 中国 长篇小说 选集
-
描述: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3集 长篇小说 卷1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4集 长篇小说 卷2
-
作者:
江曾培 王蒙 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文学 年代 1949~1976 中国 长篇小说 选集
-
描述: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4集 长篇小说 卷2
-
[0图]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5集 长篇小说 卷3
-
作者:
江曾培 王蒙 卷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文学 年代 1949~1976 中国 长篇小说 选集
-
描述: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第5集 长篇小说 卷3
-
[0图]旅游文化新视野 第四次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
-
作者:
崔延南 中国旅游文化学会 青岛市旅游文化学会 来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化 文集 地点 中国 旅游
-
描述:旅游文化新视野 第四次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
-
完成中国舆地图之商榷
-
作者:
王南原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航空测量 等高曲线 航测 复照 气压高程 舆地图 附图 底片 三角网系 测量方法
-
描述:关於舆地图的效用,许多地理学家已经有很详细的讨论,不再赘述。现在所拟提出来商榷的雨点,是:(甲)如何完成中国与地图,(乙)应采用的测量方法。现就管见所及,撮要演述,藉供各专家商讨。(甲)如何完成中国与地图在未讨论采用测量方法之前,对於完成中国舆地图,有几项先决的问题,应行研究。
-
全文:关於舆地图的效用,许多地理学家已经有很详细的讨论,不再赘述。现在所拟提出来商榷的雨点,是:(甲)如何完成中国与地图,(乙)应采用的测量方法。现就管见所及,撮要演述,藉供各专家商讨。(甲)如何完成中国与地图在未讨论采用测量方法之前,对於完成中国舆地图,有几项先决的问题,应行研究。
-
[0图]中国科学社社员分股名录
-
作者:
中国科学社 来源:中国科学社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术团体 人名录 科学研究 民国 地点 年代 中国
-
描述:分物质科学组、生物科学组、工程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卷首有社员分股名录索引。附录该社职员表、欧美籍社员等7种。
-
全文:分物质科学组、生物科学组、工程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卷首有社员分股名录索引。附录该社职员表、欧美籍社员等7种。
-
[0图]中国科学社社员分股名录
-
作者:
中国科学社 来源:中国科学社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术团体 人名录 科学研究 民国 地点 年代 中国
-
描述:分物质科学组、生物科学组、工程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卷首有社员分股名录索引。附录该社职员表、欧美籍社员等7种。
-
全文:分物质科学组、生物科学组、工程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卷首有社员分股名录索引。附录该社职员表、欧美籍社员等7种。
-
论中国戏曲理论的建设
-
作者:
江曾培 顾伦 王元化 郑拾风 蒋星煜 夏写时 徐扶明 卫明 陆萼庭 赵莱静 傅骏 黄菊盛 陈多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通论 张庚 出版社 戏曲理论 人民性 戏曲音乐 理论建设 理论研究 中国戏曲
-
描述: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多位专家共同编撰之《中国戏曲通论》的出版,是我国戏曲理论建设过程中一件大事。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于1990年4月6日邀请上海部份学者举行座谈。发言者因时间关系虽未
-
全文: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多位专家共同编撰之《中国戏曲通论》的出版,是我国戏曲理论建设过程中一件大事。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于1990年4月6日邀请上海部份学者举行座谈。发言者因时间关系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