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吴氏本草经
-
作者:
尚志钧辑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为魏·吴普著,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部重要本晶这专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亡佚于宋。 据考《吴氏本草经》原书为六卷,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摭时间、加工焕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
-
全文:、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书中广采先贤诸家之言,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精辟而全面,不像一般《本草经》,无产地,无七情畏恶,无药物形态,堪称魏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对于考察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为辑校本本,主要从《太平御览》、《证类本草》、《齐民要术》、《艺文类聚》、《初学记》《本草纲目
-
南宋九经考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学风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南宋九经考
-
[0图]本草图经
-
作者:
宋 苏颂撰 尚志钧辑校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地点 年代 中国 北宋
-
描述:本草图经
-
《神农本草经》“桐叶”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桐叶
-
描述:桐的种类很多,名称亦很复杂,往往同一种桐,有若干个异名。又同一个名称,往往又包含有好几种桐。《说文》云:“荣,桐木也。”又云“梧,梧桐木,一日榇。”段玉裁注云:“《尔雅·释木》:‘榇,梧,。贾思勰曰:‘注云今梧桐皮,青者曰梧桐。案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段玉裁谓:此人所植梧桐树也。其花五出,子如
-
全文::‘注云今梧桐皮,青者曰梧桐。案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段玉裁谓:此人所植梧桐树也。其花五出,子如珠,缀于瓢边,瓢如羹匙。贾氏云青桐九月收子,炒食甚美如菱芡是也。”
-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关联 神农本草经 方士
-
描述: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
-
全文:、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剂),存乎神农、子仪之术”。唐·贾公彦《周礼疏)}引《中经薄》云:“子仪本草经”1卷。仪与义一人也,若然,子仪亦周末时人也。”神农、扁鹊、子仪都是先秦人,如果他们在先秦时真的著有
-
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39例体会
-
作者:
黄光辉 汪海洋 杨其广 来源:安徽医学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治疗指征 非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胃肠减压 疗效 粘连性肠梗阻
-
描述: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39例体会
-
[0图]本草经集注
-
作者:
陶弘景 尚志钧辑 来源:芜湖医学专科学校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草经集注
-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经本草药经》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
描述: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
全文: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
《本草图经》概说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苏颂 中药图谱
-
描述: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
全文:本文对《本草图经》一书的书名、编写背景及所涉及到的药物内容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及介绍。
-
[0图]神农本草经辑校
-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
描述:《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
-
全文:《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见陶隐居序),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