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金山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  城市融入  古村落  乡愁  工作会议  余光中  历史文化遗存  保护  城镇化率 
描述: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用语,余光中的,董桥的书,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
全文: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用语,余光中的,董桥的书,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
《诗经》药物考释之一——果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医药文化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栝楼  诗经  果赢  考证 
描述:[赏析] 这是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回归的途中所写的抒发思家之情的。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一种离家越近越忧心忡忡的复杂细腻的感情。[第一段]
全文:[赏析] 这是一个远征的士兵在回归的途中所写的抒发思家之情的。他渴望早日回家,又担心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表现了一种离家越近越忧心忡忡的复杂细腻的感情。[第一段]
有聊无聊皆读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教育文摘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赠邬其山》  1931年  内山完造  无聊  “内”  鲁迅  读书 
描述:1931年春,鲁迅写了一首《赠邬其山》。邬其山即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邬其”二字是从日文“内”字的发音衍变而来。当时,邬其山已经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熟悉。鲁迅这首
全文:1931年春,鲁迅写了一首《赠邬其山》。邬其山即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邬其”二字是从日文“内”字的发音衍变而来。当时,邬其山已经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对中国的情况相当熟悉。鲁迅这首
然疑待征录补(1——5)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采  幻想  注家  设想  先秦  过去  卷耳  爱人  妇人  姜氏 
描述:1、嗟我怀人《·卷耳》《卷耳》是一首“劳者自歌其事”的诗篇。过去注家不知“怀”这个词在先秦为忧伤之义是很普遍的,却只拘泥于“怀念”一个意思。于是“嗟我怀人”变成“采卷耳的妇人怀念她在外远行的爱人”了。这样一解,下文许多“我”字,只好沿用“代我”的旧说,把这些“我”说成是“妇人设想的爱人的自称”,于
全文:1、嗟我怀人《·卷耳》《卷耳》是一首“劳者自歌其事”的诗篇。过去注家不知“怀”这个词在先秦为忧伤之义是很普遍的,却只拘泥于“怀念”一个意思。于是“嗟我怀人”变成“采卷耳的妇人怀念她在外远行的爱人
“大苦”原植物考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苦  本草考证 
描述: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草》:“?,大苦。”古书所云“大苦”是什么植物呢? 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大苦”云:“《本草》云?,今甘草是也。蔓延生,叶似
全文: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草》:“?,大苦。”古书所云
人人可以成才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句常被提及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句。“降”者,生也。就是说,要打破一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人才生长出来。日前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提出在人才的选用上,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可说是“不拘一格”的当代注解。“不唯学历”,不是说不重视学
全文:有句常被提及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一句。“降”者,生也。就是说,要打破一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人才生长出来。日前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提出在人才的选用上,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可说是“不拘一格”的当代注解。“不唯学历”,不是说不重视学
前三三与后三三
作者: 悟寂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五台山  报恩寺  般若  憨山德清  禅师  景德传灯录  高僧传  文殊  彼岸世界 
描述:“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安徽境内)人。德清十二岁上出家于报恩寺,依西林和尚。十九岁上剃发于无极大师。二十八岁春正月抵五台。“至
全文:“均提相送出精蓝,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至今谁解话三三。”(《清凉山志》卷八)这首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所作。德清(1546—1623),俗姓蔡,父彦高,母洪氏,字澄印,号憨山,南京全椒(今
南北大侠杜心五的“十字歌”
作者: 柯云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计  兴国  国民党  修身  乐道  叙事史诗  处世之道  奢侈  诗词歌赋  辛亥革命 
描述:世人都知南北大侠杜心五武功盖世,对他的文才却了解不深,其实杜心五是个文武全才, 他对诗词歌赋联的造诣很深。除了那些优美的联留世外,笔者从他的关门弟子朱允廉(绰号朱七)的口中得知一个鲜为人知的“十字
全文:世人都知南北大侠杜心五武功盖世,对他的文才却了解不深,其实杜心五是个文武全才, 他对诗词歌赋联的造诣很深。除了那些优美的联留世外,笔者从他的关门弟子朱允廉(绰号朱七)的口中得知一个鲜为人知的“十字
内心的矿场
作者: 漫言舒宁  来源:散文世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简单的生活里必有法的至乐。这在很早以前就有得道之人从纷争之处超脱而言。比如明代的憨山德清禅师就有曰: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 表象的发展过程让历史具象了人类的文明,这种包装是极其华丽的,它们只能用“情调”说明色彩,也只能用“欲望”说明价值。但是,以心甘情愿绷紧它们
全文: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简单的生活里必有法的至乐。这在很早以前就有得道之人从纷争之处超脱而言。比如明代的憨山德清禅师就有曰: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 表象的发展过程让历史具象了人类的文明
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自然环境  城市融入  古村落  乡愁  余光中  传统村落  人文传统  文化价值  城镇化率 
描述: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乡愁"一词火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的用语,余光中的,董桥的书
全文: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乡愁"一词火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的用语,余光中的,董桥的书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