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憨山德清与蒲益智旭对《大学》的诠释
作者: 洪燕妮  来源:法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精神  德清  明末时期  《大学》  儒家精神  诠释  “格物致知”  智旭 
描述: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全文: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憨山德清与蕅益智旭对《大学》的诠释
作者: 洪燕妮  来源:法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  弘法  儒家精神  万法  自心  憨山德清  圆融  “格物致知”  智旭  第八识 
描述: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本文拟
全文: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
激光分拣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作者: 叶莉华 王文轩 吕聪生 汪海洋 崔一平 杭建军  来源:红外与激光工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电探测  异物识别  激光扫描  共光路成像 
描述:相机分拣机常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分拣,如炸薯条、虾、蔬菜、小吃、棉花、塑料等。但有些看不见的异物(如玻璃)或与产品颜色相同的异物是无法由相机检测到的。而激光扫描系统则可用于检测与产品颜色相同的异物。设计和改进了基于选择性吸收原理的激光分选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高速信号采样实验以及成像实验。在信号采样实验中
全文:和改进了基于选择性吸收原理的激光分选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高速信号采样实验以及成像实验。在信号采样实验中,系统可以通过选择性吸收分选技术有效识别产品和异物。在成像实验中,选择报纸的标题作为成像样图,调整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
全文: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博学多识,广泛学习、吸收了天台宗、律宗、禅宗的思想,并进行改造,引入净土思想。本文将讨论蕅益对天台思想“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这两个核心命题的继承和发展。
旧派小说之六:历史小说
作者: 陈幼华  来源:现代出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真  新华春梦记  民间语言  出版发行  秋至  复辟帝制  东图  杨尘因 
描述:1916年,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讨伐声中忧惧而死,袁氏窃国一时成为畅销书的热门题材,很多通俗作家把它演绎成小说。这些书以真实作号召,又契合当时的政治热点,大多成为畅销书。1916年12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杨尘因著《新华春梦记》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部。该书以1915年秋至1916年春袁世凯复辟帝制这
全文:来进行的,从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画卷之中。该书语言通俗,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但又尽力使之规范化,使各地读者都能读懂,这也是该书畅销的原因之一。该书共70余万字,1916年春袁世凯死时作者才开始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