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华名人格言 4
-
作者:
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汇编 格言 中国
-
描述:本书编排体例分为传统格言和现代格言两部分,内容涉及理想与成功、为官与廉政、真理与哲理、处世与美德、遵纪与守法等。
-
全文:本书编排体例分为传统格言和现代格言两部分,内容涉及理想与成功、为官与廉政、真理与哲理、处世与美德、遵纪与守法等。
-
[0图]话说官场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杂文 中国 当代
-
描述: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官,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
全文:旧时的官场无疑是充满魅力和魔力的地方。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趋之若鹜,因为当官能发号施令,当官能一呼百应,当官能光宗耀祖,当官能财源滚滚。为了谋得一官,可以费尽心机、厚颜无耻。为了加官进爵,可以不择手段、厚黑用尽。 本书的作者就从文学和社会的角度做了特写和展示。
-
[0图]江曾培网文选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集 杂文 中国 当代
-
描述:收录了著名出版家江曾培2001-2007年在网上发表的文章。
-
全文:收录了著名出版家江曾培2001-2007年在网上发表的文章。
-
[0图]绍兴本草所有注
-
作者:
南宋 王继先撰 尚志钧校注 来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南宋
-
描述: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
全文:本书为南宋时官修本草著作。原书流传甚少,国内仅存日本抄本多种。现经著名本草专家尚志钧先生据日本神谷克桢重抄本精心校订,并加注释出版。书中收药700余种,对药物性味、主治、炮灸、产地、药用部位都有考订,尤其是对药性及疗效详加考订,为其突出特色。所附390余幅……
-
[0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1辑 第42册 139 邓尉山圣恩寺志
-
作者:
杜洁祥 来源:明文书局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1辑 第42册 139 邓尉山圣恩寺志
-
[0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1辑 第31-32册 129 径山志 卷1-卷14
-
作者:
杜洁祥 来源:明文书局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1辑 第31-32册 129 径山志 卷1-卷14
-
[0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23辑 国耻 上海民潮七日记(民国八年)
-
作者:
知耻社 杨尘因 来源:文海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23辑 国耻 上海民潮七日记(民国八年)
-
[0图]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 第3辑 1966-1976 炼狱与圣火 命运卷 下
-
作者:
柯灵 来源: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实文学
-
描述: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 第3辑 1966-1976 炼狱与圣火 命运卷 下
-
对“出版是什么”的回答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人物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出版企业家 新中国 出版界
-
描述:中国出版界近日评出“三个一百”优秀人物,即: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应约,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出版是什么。
-
全文:中国出版界近日评出“三个一百”优秀人物,即: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应约,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出版是什么。
-
[0图]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为已故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先生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论文的结集。张汝舟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强调将纸上材料(文献记录)、地下材料(出土文物)、天上材料(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清理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资料,在不少方面较前人取得了更可靠的结论。
-
全文:本书为已故贵州大学教授张汝舟先生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论文的结集。张汝舟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强调将纸上材料(文献记录)、地下材料(出土文物)、天上材料(实际天象)对证,做到三证合一,清理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资料,在不少方面较前人取得了更可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