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岗雪枣”早期作为过年期间招待客人的最佳副食品,入口香甜,松酥无渣、老少皆宜。周岗雪枣起源于何时何地无法考证,传为清朝的大文人昌辟疆的妾董小婉所创。那时董小婉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一,吴敬梓父亲吴国对是昌辟疆的好友,传说有一次吴国对到昌辟疆家吃此点心(雪枣)赞不绝口,后来吴国对的母亲做七十大寿,昌带董来全椒祝寿,董小婉便在吴家传下此技,由此雪枣的制作流入周岗,故周岗雪枣因此得名。据传承人窦维仁老人回想,建国前,他跟师傅郑从友学徒,学得此技艺,为雪枣较早的传承人,直到1999年又将此技术传给大儿子窦本龙,二儿子窦本虎和徒弟李仕全。
周岗雪枣产品独特,是百姓过年时期最喜欢的点心,老少皆宜,经常食用可和益脾胃,有益身体健康,已成为当地的名优特产,亟待做大做强,以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吴小戳大姐出嫁三年,未添子女,姐夫整天叫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借此由头,吵着纳妾。大姐气得哭回家,小戳问清来龙去脉,心生一计,告诉大姐,要整治一下大姐夫。
端午节,小夫妻回娘家拜节,三月未见,岳父母盛宴待娇客。大姐只捡素净蔬菜,而小戳将鲜鱼肥肉不断夹给姐夫。酒过三巡,只见姐夫扔下筷子,仰天长叹,小戳说:“爹、妈,看姐夫多可怜,成婚三年,未添儿女,让姐夫讨个小吧,省得夫妻二人为此呕气。”大姐一听,气白了脸,双泪长流,骂道:“死小戳,吃里扒外,不知好歹,还纵事。”大姐夫听了小戳话,心里高兴。小戳从桌肚下面捣捣他,递过去一包黑乎乎的东西,悄声地说:“吃了装死,保你称心。”姐夫于是叫道“这样活着没意思,吵吵闹闹,哭哭叽叽,倒不如死了干净。”他把吴小戳递给的黑乎乎的东西往嘴里扔,随即翻着白眼珠,咕咚一声,倒在大堂上,一家人全慌了。吴小戳掰开姐夫的手说:“不得了了,他吃了生鸦片膏了,鸦片就酒,立马就走。”岳父母吓得手脚发软,女婿来拜节,死在丈人家,是塌天大祸,齐声问吴小戳怎么办。吴小戳说:“灌屎灌尿,让他吐出来就不要紧了。”众人手忙脚乱,端屎端尿,大姐夫白眼直翻,说不出话,只是摇手,吴小戳说:“他是不想活了,快灌。”大姐见状,又惊又喜,又气又心疼,她知道这是吴小戳在弄鬼。
屎尿臭烘烘,一勺一勺灌下去,大姐夫翻着白眼晕过去。吴小戳又招呼众人说:“翻过身,踩脊梁,下劲!”好一顿蹂躏,大姐夫终于哇地吐了一大滩,臭气熏天,家人赶快备热水新衣,让娇客沐浴更衣,又煮了清水米汤,让他洗肠。老岳母开导他说:“你呀!为这点事吃鸦片膏寻死,真不值得,还吃了屎尿,自讨的。其实,你媳妇都有两个多月的喜了。”大姐夫惊喜万分。吴小戳幸灾乐祸地说:“这回,你该不讨小,不吃鸦片膏了。”大姐夫翻着他的白眼,有口难言。
晚上,大姐夫、大姐高高兴兴地回家,大姐说:“你吃鸦片膏,吓死我了,哪来的?”大姐夫说:“屁,今早小戳来接我,说用红糖水和锅灰,冒充鸦片膏,让我吃了装死,遂我心愿讨小,没想到被他耍弄一番,灌了屎尿。”大姐说:“你为什么不说话?”大姐夫说:“能说吗?锅灰卡在喉咙口,干着急。”大姐说:“还讨小不?”大姐夫说:“有这样一个小舅子,我还敢吗?”说着大家都笑起来。
王庄地狮是清朝中叶全椒章辉小王村有一名小伙子创编的,他从小好动,且十分聪明灵活,勤学好问,听祖父讲故事,说狮子乃是兽中之王,十分雄壮、威武,百兽都朝拜它。他心想,快过年了,如装扮一个狮子玩玩,逗逗村人取乐,多么有趣热闹。于是他就用一只白铁糞箕顶在头上作狮子头,身上围上一个大褂子作狮皮,叫两名小伙子敲锣打鼓,他作出各种狮子动作,十分形象,引起全村人的欢笑。第二年本村一名巧手篾匠扎了一对篾狮子,用布做成狮皮,让村上的小伙子平时操练,春节时正式玩起了狮子。年复一年,每年都有新花样,新样式。狮子拜门、走场、翻皮、打滚、登高抢球等动作越演越精,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王庄地狮形象逼真、场面热烈、动作多样、技艺深绝、多层叠高、引人惊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