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一派,主张禅净双修,其佛学思想概言之即圆融思想: 性相一致、禅教一致、禅净一致乃致三教一致。其“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成为十六世纪思想界的标识语言。憨山的大乘菩萨
-
[0图]中国史学史 2
-
作者:
谢保成 来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学史 中国
-
描述:本书的撰写,在指导思想、阶段划分方面基本遵循《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的编写原则,尽量保留书中提供的基本素材,同时结合新世纪史学发展、学科建设情况,尽可能吸收近20年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史学起源写至20世纪40年代末,本书从“史”的产生写至“新史学”兴起,即下限至清末。本书注重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的同
-
全文:本书的撰写,在指导思想、阶段划分方面基本遵循《中国史学发展史》一书的编写原则,尽量保留书中提供的基本素材,同时结合新世纪史学发展、学科建设情况,尽可能吸收近20年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史学起源写至
-
[0图]憨山德清与晚明士林
-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546 1623 人物研究 明代 中国 憨山德清 知识分子 研究
-
描述: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
全文:本书以晚明社会、政治、文化为大背景,力图展示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的憨山德清在当时佛教和社会文化各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探究憨山德清思想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晚明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文化意义。
-
[0图]中国佛教文化历程 第2版
-
作者:
洪修平 来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佛教 中国 宗教文化
-
描述: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书主要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探讨论述中国佛教文化的历程,中国佛教文化的底蕴以及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思想的关系。
-
全文:获江苏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本书主要从佛教中国化的角度探讨论述中国佛教文化的历程,中国佛教文化的底蕴以及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思想的关系。
-
[0图]虚云和尚全集 第2册 书信·文记
-
作者:
净慧 来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佛教
-
描述:本书全面地记录了虚云和尚的行履历史、言论思想、实践业绩,是目前了解、研究和总结虚云一生的最直接、最可靠、最完备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是透视中国近现代佛教面貌,进而研究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
全文:本书全面地记录了虚云和尚的行履历史、言论思想、实践业绩,是目前了解、研究和总结虚云一生的最直接、最可靠、最完备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是透视中国近现代佛教面貌,进而研究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
[0图]历代寓湘人物传略
-
作者:
王晓天 来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ming 名人 生平事迹 中国 ren
-
描述:本书注重历史纵度的发掘,力求将1949年以前寓居湖南且有一定影响的寓湘人物尽可能收录在目。突出其寓湘期间的事功与思想,突出其对湖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影响。
-
全文:本书注重历史纵度的发掘,力求将1949年以前寓居湖南且有一定影响的寓湘人物尽可能收录在目。突出其寓湘期间的事功与思想,突出其对湖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影响。
-
学习中医学概论阴阳五行部分的初步体会
-
作者:
尚志钧 杜一先 袁俊贤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须指出,
-
全文: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须指出,它与算命看风水的阴阳五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被人们引导到迷信的途径上去成为完全唯心的东西
-
学習中医学概論陰陽五行部分的初步体会
-
作者:
尚志鈞 杜一先 袁俊賢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中医学 思想体系 祖国医学 机能变化 思想方法 古人 我国古代 概念 日常生活
-
描述:基础和临床实踐。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須指出,
-
全文:基础和临床实踐。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須指出,它与算命看風水的陰陽五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被人們引导到迷信的途徑上去成为完全唯心的东西了。兩
-
憨山德清前往海南活动简述
-
作者:
栗子豪 陈柳荣 来源:山海经(故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憨山德清作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在1605年三月接受友人邀请前往海南探奇。在此期间,憨山德清游览了琼州地区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探访苏东坡和惠洪的遗迹,到龙庙西湖和玉龙泉游玩,并写下了《琼澥探奇记》、《春秋左氏心法序》等文章,充分体现出一位得道高僧的思想和感情。
-
全文:憨山德清作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在1605年三月接受友人邀请前往海南探奇。在此期间,憨山德清游览了琼州地区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探访苏东坡和惠洪的遗迹,到龙庙西湖和玉龙泉游玩,并写下了《琼澥探奇记》、《春秋左氏心法序》等文章,充分体现出一位得道高僧的思想和感情。
-
憨山德清与蒲益智旭对《大学》的诠释
-
作者:
洪燕妮 来源:法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精神 德清 明末时期 《大学》 儒家精神 诠释 “格物致知” 智旭
-
描述: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
全文: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上页
1
2
3
4
5
6
...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