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类本草》引“雷公曰”药物出处分析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药物出处 雷公曰
-
描述:隋人,乃有言唐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
-
全文:隋人,乃有言唐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颂所言可信,这可从《雷公炮炙论》药物出处分析证实之。
-
[0图]名医别录辑校本
-
作者:
尚志钧辑校 来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本草 中国
-
描述:《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
全文:《名医别录》总结了汉代至魏晋时用药经验,在隋唐时流传较广。尚志钧先生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及《千金翼方》等现有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得上千条资料,经过归并整理,得药七百四十五种,并参证《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千金方》《医心方》《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
-
艾晟校<<大观本草>>增补陈承别说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大观本草
-
描述:唐慎微《证类本草》于大观二年(1108),由杭州仁和县尉艾晟校订,增加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及某些方子,并冠以大观年号,更名为《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中国人名大辞典》281页云:“艾晟,宋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字子先,崇宁(1102-1106)进士。政和(1
-
全文:唐慎微《证类本草》于大观二年(1108),由杭州仁和县尉艾晟校订,增加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及某些方子,并冠以大观年号,更名为《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中国人
-
太平军鏖战漳州
-
作者:
郭上人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世贤 金田起义 漳州 太平军 太平天国 天京 洪秀全 封建王朝
-
描述:太平军于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军事上节节胜利,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太平军进京后,政治上出现腐败,大兴王府,热衷声色;争权夺利,内讧分裂;互相猜疑,自相残杀。上层的腐败、昏庸、分裂
-
全文:太平军于1851年1月金田起义后,军事上节节胜利,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太平军进京后,政治上出现腐败,大兴王府,热衷声色;争权夺利,内讧分裂;互相猜疑,自相残杀。上层的腐败、昏庸、分裂
-
《开宝本草》研探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探 开宝本草
-
描述:《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
-
全文:《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復圭、王光祐、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主要由刘翰负责。本书的编修
-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原出于陶弘景之手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各种本草 生姜 白字 药物分类 《本草经集注》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 开宝本草
-
描述: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全文: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题吴普述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史 中医典籍
-
描述:孙星衍和孙冯翼合辑的《神农本草经》,其辑文主要来自《证类本草》(以下简称《证类》)白字本草经文。孙氏在他的辑本《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说:“仲景、元华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指《神农本草经》),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
-
全文:》),当之书世少行用,……普修《神农本草》成441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按孙本序文所说,吴普修订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孙氏所辑的《神农本草经》,因此孙氏在其书名下,题署吴普等述。笔者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兹讨论如下:
-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纪念唐本草编成1300周年
-
作者:
尚志钧 谢海洲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编修成功的,距离现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编修的由国家颁布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外国最早的药典是纽伦堡政府在公元1542年颁行的,比唐本草晚颁行88
-
全文:唐本草又名"唐新修本草",有时亦称"新修本草",它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编修成功的,距离现在正好是一千三百周年。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集二十余人编修的由国家颁布发行极为完备的药学典籍,所以"唐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表解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殷历 天文历法 岁星纪年 中国古代 十二支 历术甲子篇 表解 尧典 中国文献 二十八宿
-
描述:壹、引言这篇《表解》为什么写的?约有三义。甲、前辈先生历来都说,不通声韵训诂、古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中国文献之丰富,豪视全球。我们祖先对文化各方面付出的大量心血,嘉惠后人者浩如烟海。有清一代,声韵训诂之学,超越汉、唐,两部《经解》,成绩昭著,不容抹杀。可是因为后人缺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
-
全文:训诂之学,超越汉、唐,两部《经解》,成绩昭著,不容抹杀。可是因为后人缺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有些问题竟以讹传讹,久不得正。即以古代天文历法为例,它的精粹方面往往被一些糟粕所混杂,影响了正确理解古籍。如《(夏)小
-
[0图]南京名人旧居 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流年碎影
-
作者:
苏克勤 苗立军 来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文物 考古
-
描述:《南京名人旧居》一书,收集了古代与近代数百位南京历史名人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资料,时间上从南北朝、唐、宋、明、清、太平天国,直到近代时期的名人都已涵盖,既有名人的生平事迹,也有故居的位置与住宅简介,其中不仅包括了现存的故居建筑,也包括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故居记载,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书中还附有相应的照片
-
全文:《南京名人旧居》一书,收集了古代与近代数百位南京历史名人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资料,时间上从南北朝、唐、宋、明、清、太平天国,直到近代时期的名人都已涵盖,既有名人的生平事迹,也有故居的位置与住宅简介,其中
上页
1
2
3
...
5
6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