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国将相辞典
-
作者:
安作璋 来源:济南:明天出版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年代 古代 历史人物 中国 词典
-
描述:本书从夏朝至清朝,凡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将相都立有词目。全书共收词目3389条,计878人。
-
全文:本书从夏朝至清朝,凡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将相都立有词目。全书共收词目3389条,计878人。
-
[0图]中国文学家辞典 现代第5分册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作家 年代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收录了自五四至当今有影响的作家、海外华人作家等。每个作家包括:职称、原名、笔名、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事迹、文学活动及其作品等。
-
全文:收录了自五四至当今有影响的作家、海外华人作家等。每个作家包括:职称、原名、笔名、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事迹、文学活动及其作品等。
-
[0图]中国戏剧电影辞典
-
作者:
马奕 来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电影 地点 戏剧 中国 词典
-
描述:中国戏剧电影辞典
-
[0图]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
-
作者:
邓伟志 来源: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技术干部 学科 地点 年代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
-
[0图]中国革命史辞典
-
作者:
戢祥成 程世高 朱旭明写 来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地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 词典
-
描述:本书辞典选收1840年至1956年期间中国革命史的基本条目,共3489条,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人物、政党以及重要的报刊、名词等。
-
全文:本书辞典选收1840年至1956年期间中国革命史的基本条目,共3489条,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人物、政党以及重要的报刊、名词等。
-
[0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
-
作者:
陈荣富 洪永珊 来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社会科学 学者 年代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本书收集了当前活跃在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的社会科学学者(包括少数建国后去世的名学者)近5000人。
-
全文:本书收集了当前活跃在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的社会科学学者(包括少数建国后去世的名学者)近5000人。
-
[0图]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
-
作者:
金通达 来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年代 画家 中国 词典 中国画 现代
-
描述: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
-
[0图]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
-
作者:
郭翔 来源: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书法家 年代 画家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本书收有当代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去世的)及港、澳、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共计3000余人,其中介绍了入典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
-
全文:本书收有当代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去世的)及港、澳、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共计3000余人,其中介绍了入典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
-
[0图]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
作者:
陈玉堂 来源: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近代 地点 年代 名人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本书所收人物,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共10112人,包含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各界等人士,以人物名号为主,别作小传或简介。
-
全文:本书所收人物,始于1840年,迄至当今,共10112人,包含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各界等人士,以人物名号为主,别作小传或简介。
-
建国后的福建修辞学
-
作者:
邹光椿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修辞格 建国后 段落 比较修辞 发凡 中国现代修辞学 宗廷虎 积极修辞 辞章学 汉语修辞学史
-
描述:建国后的福建修辞学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个时期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下称《发凡》)影响下,出现了福建现代修辞学的传播繁衍期;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福建现代修辞学的创新和初步繁荣期。 五十年代,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张贻惠以笔名张剑声于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汉
-
全文:和初步繁荣期。 五十年代,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张贻惠以笔名张剑声于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语积极修辞》,顾名思义,便可看出该书是在《发凡》影响下写出的。全书七万多字,介绍了譬喻、借代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