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襄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
描述:襄河水利风景区依城傍水,汇集了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历史人文、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元素和功能,是一座富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开放式公益性带状城市公园,全长9.7公里。主要景点有:蒙学文化长廊、儒林文化长廊、新襄河、太平桥、河滨公园、桃园古文化遗址等。景区内树木葱茏、水质清澈、文化丰厚、景观遍布。沿着河道
-
全文:文化区,共有120多组雕塑点缀其间。因地因势修建的文化长廊和极富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中充满了现代气息。如同一幅画轴,随着游客的脚步徐徐展开。
-
[0图]盛德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1953年起,他参加了中国水利志的编写工作,并完成了安徽水利志的编写任务。此间,他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鼓舞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积极参加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先后被选为安徽省
-
重庆复兴关训练
-
作者:
张德琴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训练团 实业计划 中国国民党 受训人员 军事训练 蒋介石 学员 重庆 训练班 抗战胜利
-
描述: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为了统一川滇黔军事指挥而使之国军化;1937年,在庐山扩大暑期训练班,目的是统一全国意志,集中全国力量为抗日
-
全文:。 1938年3月,蒋介石在武汉召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设置中央训练委员会,作为全国训练最高指导考核机关,并决定由蒋兼任该委员会委员长。 组织机构 为了便于实施训练工作,蒋介石于1938年5
-
要打品牌这张牌:关于上海出版战略的一个思考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出版策划 出版战略 品牌战略 出版业
-
描述:品牌的问题 ,已经不新鲜了。之所以要“老调重弹” ,不仅由于它在实践上远没有解决 ,而且对上海出版业来说 ,更是“性命交关”。上海出版业要再铸辉煌 ,出类拔萃于全国乃至世界出版之林 ,非打品牌这张“牌”不可。品牌战略 ,是上海出版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 ,上海出版业的旗帜时下出版的竞争 ,早已
-
全文:“品”之牌 ,是商品的保质卡与信誉卡。谁拥有品牌 ,谁就拥有知名度和信誉度 ,谁就拥有读者和市场。上海曾经是全国公认的出版中心 ,不仅因为它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诞生地 ,也不仅因为它的出版数量占全国总量
-
[0图]全椒中学
-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
全文:约为90000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2栋行政楼、3栋实验楼、5栋宿舍楼和1栋餐厅楼、1栋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场地要求)、道路、围墙、大门
-
[1图]苏桦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苏桦(1922~1989),原名苏文桥,全椒县黄集乡大苏村人。
苏桦于民国27 年(1938 年)10 月参加革命,次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皖东省委驻全椒县马厂工作团员。新四军八团
-
[1图]张贻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月迁回西安。张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大
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理事长。他专长物理化学,并对理论化学、高等
理论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定量分析
-
[2图]秦德文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秦德文,男,汉族,安徽全椒人,大学学历。1942年11月生,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9月至1968年9月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待
-
[3图]常宗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常宗会(1898年4月17日—1985年8月8日),中国著名农业蚕桑畜牧专家,生于安徽省全椒县;早年就读于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获南锡大学理科博士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上海各大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类消息。种莫名的恐怖开始升腾,并逐渐笼罩着这座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