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朱谦之文集 第10卷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朱谦之  文集  思想史  中国  佛教哲学  禅宗 
描述:朱谦之文集 第10卷
憨山德清广东事略
作者: 卢忠帅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雷州  复兴  曹溪  救护 
描述:憨山德清充军雷州期间,积极践行大乘菩萨精神,关注社会民生和教界法门衰替,力所能及地救护民众,并试图通过复兴曹溪祖庭来复兴晚明佛教,体现了佛教的救世主义情怀。这不仅推动了广东佛教的发展,而且还打破
全文:憨山德清充军雷州期间,积极践行大乘菩萨精神,关注社会民生和教界法门衰替,力所能及地救护民众,并试图通过复兴曹溪祖庭来复兴晚明佛教,体现了佛教的救世主义情怀。这不仅推动了广东佛教的发展,而且还打破
[0图]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作者: 江灿腾  来源:新文丰出版公司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佛教史  地点  年代  明代  中国  研究 
描述: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辨之研究 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海灯和他的《少林云水诗集》--为海灯逝世十周年而作
作者: 龙晦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灯会元》  少林寺  熊耳山  太华山  云水  憨山德清  禅宗  智者大师  诗集  百丈怀海 
描述:海灯和他的《少林云水诗集》--为海灯逝世十周年而作
全文:
[0图]南华史略
作者: 释传正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简介  寺庙  僧侣  生平事迹  中国  禅宗  曲江县 
描述:本书介绍了南华寺的概貌与现状,南华寺的历史沿革,曹溪禅及其法脉繁衍,古代南华寺的高僧名德、近现代南华寺的高僧名德,以及现任主持传正大和尚的简要生平。
全文:本书介绍了南华寺的概貌与现状,南华寺的历史沿革,曹溪禅及其法脉繁衍,古代南华寺的高僧名德、近现代南华寺的高僧名德,以及现任主持传正大和尚的简要生平。
憨山大师的判教思想论略
作者: 王双林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教相判释(判教)  明末佛教时状  憨山德清 
描述: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
全文: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
从高僧到大师:憨山德清的崂山生涯
作者: 何孝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崂山  海印寺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描述: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
全文: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
[0图]明月藏鹭 千首禅诗品析 1
作者: 冯学成  来源: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宗教文学  古典诗歌  诗歌评论 
描述: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等。
全文: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大道透长安——禅宗灯录诗偈选析;满园春色关不住——禅师语录诗偈选析;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士大夫禅诗选析等。
论憨山德清的“以佛解庄”思想——以《庄子内篇注》为例
作者: 周黄琴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内篇注》  憨山德清  以佛解庄 
描述: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明"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全文:众所周知,《庄子》乃道家经典,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以佛解庄"。他在《庄子内篇注》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无碍解脱""破执""假我""止观"等,同时还力图把《庄子》思想直接演化为佛教思想的一部分,并借助于晚明"庄学"极度兴盛之势,达到振兴佛教之目的。
憨山德清与蒲益智旭对《大学》的诠释
作者: 洪燕妮  来源:法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精神  德清  明末时期  《大学》  儒家精神  诠释  “格物致知”  智旭 
描述: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全文:明末时期.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对儒家《论语》、《孟子》、《中庸》等大量经典进行诠释,并对宋明理学“格物致知”、“心统性情”、“致良知”等重要观念进行评介和论述。其中对《大学》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并以佛教精神诠释《大学》的内涵。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