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中国当代名人录
作者: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  来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名录  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描述:英文题名:Contemporary who's who Chain:本书收录当代中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7564人。
全文:英文题名:Contemporary who's who Chain:本书收录当代中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7564人。
加法和减法:兼大学校长怎么当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杂文选刊(上旬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发展  大学城  政绩  大学校长  教育质量  风光  教学秩序  减法  扩招  加法 
描述:许多干部在报告政绩时,习惯用加法:事情总是办得越多越好,场面总是搞得越大越风光,这似乎是毫无疑义的。让我意外的是,竟也有人在说政绩时,
全文:许多干部在报告政绩时,习惯用加法:事情总是办得越多越好,场面总是搞得越大越风光,这似乎是毫无疑义的。让我意外的是,竟也有人在说政绩时,
<<本草经>>药物产地的考察
作者: 尚元胜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本草经  药物产地 
描述:《证类本草》中白字《本经》药物内的产地,虽作黑字,但并非全属《别录》,应有《本经》。《本草经》序文云:“药有生熟土地所出”。这就指明《本经》药物应有产地的名称,但《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物
全文:《证类本草》中白字《本经》药物内的产地,虽作黑字,但并非全属《别录》,应有《本经》。《本草经》序文云:“药有生熟土地所出”。这就指明《本经》药物应有产地的名称,但《证类本草》白字《本经》药物
[0图]当代世界名人传 中国卷
作者: 何建明  来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界文库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名人  中国  传记  世界 
描述:本书共收录1484位活跃在当今中国各界的代表人物,传略部分按姓氏的第一英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全文:本书共收录1484位活跃在当今中国各界的代表人物,传略部分按姓氏的第一英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1图]吴敬梓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木山房诗》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证类本草》“墨盖”下引“唐本”“唐本注”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唐本注  唐本 
描述:《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重广英公本草》,所谓英公即奉修《唐本草》的李责力.李责力在唐高宗时封为英国公 ,故称英公.《重广英公
全文:《证类本草》"墨盖"下所引"唐本"、"唐本注",不见于《新修本草》目录及残卷中,而见于掌禹锡所引"蜀本注"中.从而证实《证类》"墨盖"下引" 唐本"、"唐本注",实出于《蜀本草》.《蜀本草》原名
慎称“第一人”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受到质疑的“国学大师”怀沙,还戴有一顶耀眼的帽子:“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在学术领域,时下称为“第一人”的不止“大师”,还有某某书研究“第一人”,某某史研究“第一人”,等等。楚辞研究不是
全文:近日受到质疑的“国学大师”怀沙,还戴有一顶耀眼的帽子:“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在学术领域,时下称为“第一人”的不止“大师”,还有某某书研究“第一人”,某某史研究“第一人”,等等。楚辞研究不是
[1图]吴敬梓纪念馆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木山房集》、《木山房诗》,还有其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2米、宽1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等。东西展厅还陈列了中外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来全“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2月15日,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黄先有主任应全椒县广新局邀请来全“走太平”,体验全椒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风情。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这一天,从凌晨到子夜,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
全文:游览观光。    黄主任在广新局关敬局长等人的陪同下一起走太平,与全椒群众一起感受了走太平盛况,他:吴敬梓故里一天有50万人走太平,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只能用‘震憾’两字来概括。”黄主任还详细
“变苦学为乐学”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白居易  痛苦  辩证分析  勤奋学习  读书  出发点  刻苦学习  学习体会  乐学 
描述:时下,在读书学习上,有一种“变苦学为乐学”的说法。此说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倡导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不让学习成为折磨人的一种痛苦:然而,这种把“苦学”与“乐学”对立起来的说法,却并非妥当。有同志指出,这恐怕出自对“苦学”的理解有误。强调“苦学”,是我国从学的优良传统。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
全文:,这恐怕出自对“苦学”的理解有误。强调“苦学”,是我国从学的优良传统。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力”,“不遑寝息”。韩愈也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这种“苦学”,是指刻苦
上页 1 2 3 ... 6 7 8 ... 33 34 35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