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一个总编辑的手记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文集 地点 书评 年代 中国 文艺评论 现代 世界
-
描述:一个总编辑的手记
-
关于《文化鉴赏大成》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密切联系 选目 鉴赏力 精神文化 实用性文化 处女地 文艺鉴赏 社会生活 文化意识 艺术本性
-
描述:近年,我与郝铭鉴、孙颙同志合编过两本书:《文艺鉴赏大成》和《文化鉴赏大成》。这是一双姐妹书。1988年,在《文艺鉴赏大成》问世以后,我说过,它是为了促进人们实现自己的艺术本性而编写的。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需要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离不开艺术的。《文艺鉴赏大成》旨
-
全文:近年,我与郝铭鉴、孙颙同志合编过两本书:《文艺鉴赏大成》和《文化鉴赏大成》。这是一双姐妹书。1988年,在《文艺鉴赏大成》问世以后,我说过,它是为了促进人们实现自己的艺术本性而编写的。因为,艺术是人的本质需要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离不开艺术的。《文艺鉴赏大成》旨
-
[0图]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
-
作者:
郭翔 来源: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地点 书法家 年代 画家 中国 词典 现代
-
描述:本书收有当代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去世的)及港、澳、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共计3000余人,其中介绍了入典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
-
全文:本书收有当代中国知名书画家(包括去世的)及港、澳、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共计3000余人,其中介绍了入典者的姓名、出生年月、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
-
呼应向善之心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罗丹讲的美,指的是艺术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美。美不是一个纯粹的形式,而总是和善联系在一起的。缺少善的内涵,形式再花俏,也难有艺术美。至于生活美,更是善言、善行、善德的闪光。社会美好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向善之心
-
全文:江曾培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罗丹讲的美,指的是艺术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美。美不是一个纯粹的形式,而总是和善联系在一起的。缺少善的内涵,形式再花俏,也难有艺术美。至于生活美,更是善言、善行、善德的闪光。社会美好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向善之心
-
[0图]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
作者:
周家珍 来源:北京:法律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地点 年代 名人 中国
-
描述:本辞典共选收19305个人物条目,收入范围为20世纪的中华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者。
-
全文:本辞典共选收19305个人物条目,收入范围为20世纪的中华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者。
-
[0图]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
作者:
周家珍 来源:北京:法律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20世纪 地点 年代 名人 中国
-
描述:本辞典共选收19305个人物条目,收入范围为20世纪的中华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者。
-
全文:本辞典共选收19305个人物条目,收入范围为20世纪的中华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者。
-
警惕“未富先奢”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上海人大月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排名 人均GDP 人均国民收入 消费现象 日本 消费品 奢侈品消费
-
描述:近年来,我国奢侈消费品以高于GDP三倍的速度疯长,当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国,按这一势头增长下去,有专家估计,不久就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奢侈品第一大国。然而,要知道,我国人均GDP不足日本的1/10,世界排名处在100位左右如此低的人均国民收入,却在奢侈品消费上超美赶日,不能说不是一种畸形的消
-
全文:近年来,我国奢侈消费品以高于GDP三倍的速度疯长,当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国,按这一势头增长下去,有专家估计,不久就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奢侈品第一大国。然而,要知道,我国人均GDP不足日本的1
-
识力兼臻 自辟蹊径——浅议朱复戡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观
-
作者:
李颖 来源:艺术品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石书画 朱义 吴昌硕 二王 汪统 浙江鄞县 南洋公学 书香世家 四体书势 创作观
-
描述:朱复戡先生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朱起,号始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复戡”。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小小年纪能作擘窠大字,有“七龄神童朱义方”1的美称,被吴昌硕钦佩地称为“小畏友”。同为浙江鄞县人,时任南洋公学总理的张美翊亦十分关注这位少年才俊,主动提出做他的老师,并
-
全文:朱复戡先生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四十岁后更名朱起,号始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复戡”。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小小年纪能作擘窠大字,有“七龄神童朱义方”1的美称,被吴昌硕钦佩地
-
关于风格的随想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作家个性 邓友梅 高晓声 刘绍棠 创作个性 蒋子龙 作品 艺术美 心灵世界
-
描述:(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明朗,有的夸丛维熙作品的沉郁、隽永,有的称许蒋子龙作品的豪放、粗犷,有的醉心张抗抗作品的细腻、委婉,有的
-
全文:、明朗,有的夸丛维熙作品的沉郁、隽永,有的称许蒋子龙作品的豪放、粗犷,有的醉心张抗抗作品的细腻、委婉,有的颂扬王蒙作品“向心灵世界”的突进,有的热衷刘绍棠作品对“乡土风味”的追求,……听着,听着,我强烈地
-
关于风格的随想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一) 参加了一个青年读者的座谈会,原本想听听对文艺出版物的意见,谁知大家谈得最多的,却是各自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有的喜高晓声作品的凝炼、诙谐,有的爱林斤澜作品的超拔、诡奇,有的赞邓友梅作品的刚健、明朗,有的夸丛维熙作品的沉郁、隽永,有的称许蒋子龙作品的豪放、粗犷,有的醉心张抗抗作品的细腻、委婉,有的
-
全文:、明朗,有的夸丛维熙作品的沉郁、隽永,有的称许蒋子龙作品的豪放、粗犷,有的醉心张抗抗作品的细腻、委婉,有的颂扬王蒙作品“向心灵世界”的突进,有的热衷刘绍棠作品对“乡土风味”的追求,……听着,听着,我强烈地
上页
1
2
3
...
8
9
10
...
18
19
2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