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
-
作者:
周川 来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高等教育 生平事迹 中国 近现代
-
描述:本书收入三千多位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类高等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记载了每位人物主要的高等教育经历、重要的教学办学业绩、相关的理念主张、重要的教科书和著作等。本书是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一次较为系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以古观今,鉴往知来,通过人物来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近现代化进
-
全文:本书收入三千多位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类高等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记载了每位人物主要的高等教育经历、重要的教学办学业绩、相关的理念主张、重要的教科书和著作等。本书是对中国近现代
-
[0图]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
-
作者:
皮朝纲 来源: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集 中国 当代
-
描述: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
-
[0图]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
-
作者:
皮朝纲 来源:香港新天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
-
[0图]明代哲学史
-
作者:
张学智 来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史 明代 中国
-
描述:作为一部断代哲学史,本书在全面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先确定被研究、被描述的思想家的问题域,然后找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全部概念范畴;依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以中心范畴为纲,构成一个概念范畴的框架;理出这个框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将这个框架依照其逻辑顺序叙述出来;在这一程序中,重点对这个框架中主题概念的形成
-
全文:这个框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将这个框架依照其逻辑顺序叙述出来;在这一程序中,重点对这个框架中主题概念的形成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加以说明。本书以揭示被研究者的思想本身为主要任务,涉及明代所有重要哲学家,且有专章叙述佛教、道教哲学及天主教传入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等重大问题。
-
[0图]烹禅煮诗 禅诗的寂寞香气
-
作者:
张绍民 来源:北京:西苑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诗集
-
描述:本书共分为10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寻心;洗心;清心;静心;安心;明心;净心;警心;暖心;放心。
-
全文:本书共分为10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寻心;洗心;清心;静心;安心;明心;净心;警心;暖心;放心。
-
[0图]过客吟 捷延咏史诗存 下
-
作者:
陈捷延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诗集
-
描述:过客吟 捷延咏史诗存 下
-
[0图]过客吟 捷延咏史诗存 上
-
作者:
陈捷延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诗集
-
描述:过客吟 捷延咏史诗存 上
-
“被需要”的幸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社会上志愿者越来越多。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到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世界范围来说,联合国定有国际
-
全文:社会上志愿者越来越多。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到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世界范围来说,联合国定有国际
-
“凤凰”如何涅槃重生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到一篇题为“凤凰能否涅槃”的报道,说的是湘西古城凤凰在过量游客的挤压下,已不堪重负,有没有办法浴火重生。凤凰古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他写于1934年的名作《边城》,展现了一个风景幽美
-
全文:读到一篇题为“凤凰能否涅槃”的报道,说的是湘西古城凤凰在过量游客的挤压下,已不堪重负,有没有办法浴火重生。凤凰古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他写于1934年的名作《边城》,展现了一个风景幽美
-
“29岁说法”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丹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29岁说法”,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
-
全文:如今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29岁说法”,认为“到了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75人进行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多主张“成功趁早”。他们所指的成功,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赚钱”和“出名”。简言之,就是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