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人才到位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积极性 创造性 重要目标 出版事业 出版工作 人才 改革 发展 迎接挑战
-
描述:岁末年首,面临新的起点,新的挑战。1994年出版市场与出版业改革、发展将出现如何走势.编、印、发各单位将采取哪些举措迎接挑战,从下面部分单位负责人的撰文中可见一斑。
-
全文:岁末年首,面临新的起点,新的挑战。1994年出版市场与出版业改革、发展将出现如何走势.编、印、发各单位将采取哪些举措迎接挑战,从下面部分单位负责人的撰文中可见一斑。
-
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
-
西北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科
-
作者:
杨建洲 来源:科技.人才.市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博士导师 科学研究 培养基地 教学人才 理科基础 西北大学 理论物理 物理学科 旋光现象 数学物理学
-
描述:物理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物理学家张贻惠、岳劼恒、江仁寿曾在此任教,曾受教于居里夫的岳劼恒教授关于旋光现象的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为该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学科现有博士导师和副博士导师3名,
-
全文:物理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物理学家张贻惠、岳劼恒、江仁寿曾在此任教,曾受教于居里夫的岳劼恒教授关于旋光现象的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为该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学科现有博士导师和副博士导师3名,
-
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美国的西屋科学奖大赛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基金会 连续报道 重要举措 最高荣誉 高中学生 新闻媒体 科技领域 诺贝尔奖金 培养人才 西屋科学奖
-
描述:美国一年一度举办的西屋科学天才奖大赛,举国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格外关注。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更增添热烈气氛。 西屋奖是美国西屋(Western house)电气公司在1941年创立的,由该公司总裁罗伯逊出资,成立《西屋教育基金会》,每年评出10名获奖高中学生,这不仅是全美高中学生的最高荣誉奖,而且
-
全文:美国一年一度举办的西屋科学天才奖大赛,举国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家长,格外关注。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更增添热烈气氛。 西屋奖是美国西屋(Western house)电气公司在1941年创立的,由该公司总裁罗伯逊出资,成立《西屋教育基金会》,每年评出10名获奖高中学生,这不仅是全美高中学生的最高荣誉奖,而且被视为是诺贝尔奖的热身赛,又称之为诺贝尔奖的“预备队”。 50多年来,获奖者中已有5人荣获诺贝尔奖金,获奖者的大多数,都在美国科技领域大显身手;
-
卷首语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定态几率密度 约束极值问题 建设人才 西北大学 陕北黄土高原 学术贡献 继承 副教授 色噪声 学人
-
描述:西北大学自1912年建校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近80年来在这块园地辛勤耕耘的园丁付出毕生的心血,为了缅怀他们的伟绩,继承前辈们的事业,我们陆续以学人谱的形式展现出来。本期刊出了张贻侗、张伯声、杨永芳等先生的小传,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
全文:西北大学自1912年建校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近80年来在这块园地辛勤耕耘的园丁付出毕生的心血,为了缅怀他们的伟绩,继承前辈们的事业,我们陆续以学人谱的形式展现出来。本期刊出了张贻侗、张伯声、杨永芳等先生的小传,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
提高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评分标准的研究
-
作者:
朱起 来源:高等建筑教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建技术 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 质量 工民建专业 教学环节 评分标准 基本理论 实际问题 指导教师
-
描述: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在培养高级土建技术人才中,起着很好的作用。其作用可归纳为: 1.毕业设计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总结全部所学知识。学生以高屋建瓴之势,把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集中综合运用,达到对本专业有较完整的、系统的认识。 2.能够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
-
全文: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在培养高级土建技术人才中,起着很好的作用。其作用可归纳为: 1.毕业设计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总结全部所学知识。学生以高屋建瓴之势,把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集中综合
-
青春正能量 校园微榜样——构建青年典型培育新模式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育 高职 微榜样 核心价值观
-
描述:文章以“青春正能量,校园微榜样”为主题,构建青年典型培育新模式,注重“草根化”推选微榜样、“多元化”展示微榜样、“个性化”培育微榜样,采取充分挖掘典型、积极培育典型、广泛树立典型的方法,深入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不断创新典型培育的方法与载体。在广大学生当中营造培育优秀典型的良好氛围,建立长效机制,使
-
全文:,人人可成才”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培育“微榜样”能够逐渐扩大为“大典型”,培育出适合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达到通过强化榜样作用,激励优秀典型不断涌现的效果,构建一个多样化、差别化的优秀典型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