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波段单脉冲和差网络设计
-
作者:
孔英会 汪海洋 李浩 来源:现代雷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差网络 魔T 测试 Ka波段 仿真
-
描述:和差网络是毫米波单脉冲雷达前端中的一个重要器件,设计了一种由四个阶梯型波导魔T组成的Ka波段和差网络。相比于传统的波导匹配魔T,该新型魔T由于采用了阶梯型过渡匹配结构,抗振动能力较好。四个魔T按一定方式排列和连接,以使和差端口成一直线分布,四个接收端口成"十"字型分布,易于系统集成。通过三维电磁仿真
-
全文:方式排列和连接,以使和差端口成一直线分布,四个接收端口成"十"字型分布,易于系统集成。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优化设计,在34 GHz~36 GHz范围内,和差器各端口回波损耗大于15 d B,当和端口
-
基片集成波导K波段平面滤波器研制
-
作者:
邹焕 谢尹政 吴绍炜 汪海洋 冯莉 来源:电子元件与材料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K波段 基片集成波导 类比 滤波器 仿真 平面电路
-
描述:利用基片集成波导与传统矩形波导的等效关系,类比矩形波导滤波器理论设计方法,结合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模拟和优化技术,快速设计了K波段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实物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
-
全文:利用基片集成波导与传统矩形波导的等效关系,类比矩形波导滤波器理论设计方法,结合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模拟和优化技术,快速设计了K波段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实物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
-
W波段宽带倍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
作者:
严琳 董俊 李天明 汪海洋 周翼鸿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平衡电路 反向并联二极管对 W波段倍频器
-
描述:同轴转换接头,输出为WR-10标准矩形波导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功率为20dBm时,三倍频器在整个
-
全文:同轴转换接头,输出为WR-10标准矩形波导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功率为20dBm时,三倍频器在整个W波段的输出三次谐波功率为4.5dBm左右,变频损耗小于17dB。该设计可以降低毫米波设备的主振频率,扩展已有微波信号源的工作频段。
-
基于FPGA的高速CCD工业相机系统设计
-
作者:
沙涛 刘栋铖 汪海洋 孙宁建 来源:电子器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业检测 CCD FPGA Sobel 校正算法 噪声
-
描述:针对CCD传感器IL-P3-B具有高实时性、高分辨率及低噪声的优点,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工业检测相机。分析了一种基于FPGA的CCD驱动电路结构,给出了驱动时序的QuartusⅡ仿真及其
-
全文:针对CCD传感器IL-P3-B具有高实时性、高分辨率及低噪声的优点,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工业检测相机。分析了一种基于FPGA的CCD驱动电路结构,给出了驱动时序的QuartusⅡ仿真及其
-
基于光电倍增管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及其信号处理
-
作者:
叶莉华 汪海洋 王文轩 陆锦程 崔一平 沙涛 杭建军 来源:电子器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低噪声 前置放大器 光电倍增管 信号处理 光电检测
-
描述:形式,以及注意事项及其信号调理方法。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电路的信号放大情况,此电路设计形式可以很好的放大
-
全文:形式,以及注意事项及其信号调理方法。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电路的信号放大情况,此电路设计形式可以很好的放大并处理光电倍增管的输出信号。
-
基于驾驶员肌肉力的转向操纵舒适性研究
-
作者:
汪海洋 张淼 钱佩伦 叶成文 来源: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转向 操纵舒适性 肌肉力
-
描述:针对汽车驾驶员转向操纵过程中的舒适性问题,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上肢主要肌肉的肌肉力的转向操纵舒适性评价方法。利用模拟驾驶平台进行模拟转向实验,采集人体上肢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在人体上肢骨骼肌肉模型的基础上,对转向操纵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上肢主要肌肉的肌肉力的基础上,建立转向操纵舒
-
全文:人体上肢骨骼肌肉模型的基础上,对转向操纵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上肢主要肌肉的肌肉力的基础上,建立转向操纵舒适性评价模型,结合主观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基于正交优选粒子群算法的双馈风电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
-
作者:
吴峰 汪海洋 金宇清 鞠平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正交优选法 粒子群优化 优化策略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
描述: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设置合理的控制器参数对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外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应用正交优选法确定了系统不同性能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其次应用正交优选趋势法,分析了每一个控制器参数对DFIG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趋势及灵敏
-
全文:优化整定。该方法具有优化方向明确、收敛快等特点,解决了多输入多输出复杂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的问题。动态仿真验证了所述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经过参数优化后,DFIG发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