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得只剩下钱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大陆 居民 生活形态 消费水平 社会现象 读书风气 统计数字 经济建设为中心 台湾学者
-
描述:从报上读到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开始使我一愕:怎么穷得只剩下钱?继而一想,此话说得实在别致而深刻。这话是一位台湾学者针对台湾的社会现象说的。台湾现在经济上较富,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甚高,声色犬马,五光十色;但国民生活形态与伦理调查报
-
全文:从报上读到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开始使我一愕:怎么穷得只剩下钱?继而一想,此话说得实在别致而深刻。这话是一位台湾学者针对台湾的社会现象说的。台湾现在经济上较富,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甚高,声色犬马,五光十色;但国民生活形态与伦理调查报
-
论台湾农田水利之建设
-
作者:
常宗会 来源:农村月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台湾农田水利之建设
-
建设新台湾必须珍惜古文化
-
作者:
王东原 来源:台湾银行季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建设新台湾必须珍惜古文化
-
建设新台湾必须珍惜古文化
-
作者:
王东原 来源:台湾银行季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建设新台湾必须珍惜古文化
-
台湾版善本旧籍总目(都会郡县)正误
-
作者:
刘子善 刘庭茂 来源:中国方域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台湾版善本旧籍总目(都会郡县)正误
-
芷江洽降
-
作者:
马继善 来源:档案时空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条件投降 台湾 部队 湖南省 正题 司令部 中苏 机场 参谋长 南京
-
描述:在湖南芷江城外一个叫磨溪口的公路旁,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紫红色石柱牌坊。它,四柱三拱,两丈多高,三丈多宽。正中上方是“受降纪念坊”五个大字。中拱门正面上方和两旁石柱上,是蒋中正题的“震古铄今”和“克敌制胜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秋”的横批楹联。侧柱楹联是李宗仁题的:“得道胜强权百万寇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
-
全文:在湖南芷江城外一个叫磨溪口的公路旁,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紫红色石柱牌坊。它,四柱三拱,两丈多高,三丈多宽。正中上方是“受降纪念坊”五个大字。中拱门正面上方和两旁石柱上,是蒋中正题的“震古铄今”和“克敌制胜威加万里,名城览胜地重千秋”的横批楹联。侧柱楹联是李宗仁题的:“得道胜强权百万寇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在右侧门和左侧门上的以及中拱门侧门的背面,是居正、孙科、何应钦、白崇禧、王东原的题字,有“武德长
-
杨起元与晚明三教融合思潮
-
作者:
谢群洋 来源:儒道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杨起元 沟口雄三 罗汝芳 李卓吾 复所 杨复 阳明学 憨山德清 周汝登 三教融合
-
描述: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
全文: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
-
对文字多点敬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稿 差错 自然源 语言文字使用 作者 汉语大词典 啄木鸟 编辑工作 文明 错别字
-
描述: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的书报杂志却是错别字连篇,几乎到了"无错不成书(报、杂志)"的境地,这自然源于作者的疏失,但编辑也不能
-
全文:日前,收到金文明先生的新著《语林啄木》,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者,文史功底深厚,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与我是出版同行。编辑工作有一个"把关"的任务,就是不要让书稿出现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差错。可是,如今
-
张学良的二三事
-
作者:
张汝舟 郭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西安事变 张作霖 沈阳 骑兵 关东军 张学良 回归祖国 第三次国共合作 郭松龄
-
描述:我今年已是七十六岁的人了。当我从广播中和报纸上,得知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谈话和胡耀邦主席邀请蒋经国、张学良等人回乡探亲访友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从一九二五年开始直到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为止,我做为张学良的侍卫副官之一,始终没有离开他的身边,他的音容笑貌.所做所为,仍历历在
-
全文:我今年已是七十六岁的人了。当我从广播中和报纸上,得知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谈话和胡耀邦主席邀请蒋经国、张学良等人回乡探亲访友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从一九二五年开始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