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佛教诸宗归净思潮
-
作者:
何松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净双修 禅教律一源 禅净同归
-
描述: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宗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宗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源、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
全文:净土信仰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明代已成各宗共行之道,形成了一股台净融通、禅净双修、教律净合一的思潮。本文主要以明代禅宗杨歧门下的憨山德清之禅净双修论、莲宗祖师云栖舃宏之禅净同归论以及以天台学说判释整个佛法的*,益智旭之三学一源、归极净土论为例证,对这一思潮,作一简要的探讨。
-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禅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
悲情金刚经
-
作者:
刘江波 来源:民间文学(经典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人 山西 经书 大人 知府 僧人 住持 宝贝 金刚经 悲情
-
描述: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
全文: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
悲情金刚经
-
作者:暂无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净慈寺有这样的宝贝,进香的客人自然不会嫌路远寺偏,纷纷前来,期望能一饱眼福。但寺中住持——
-
全文:清道光年间,山西吕梁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净慈寺”。比起五台山那些名寺,这座小庙虽不著名,但香火却一直很旺,因为寺里有件“镇寺之宝”——一本《金刚经》。传说,这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手书的真迹,其珍贵程度
-
清代四川禅林的几位书法名家等
-
作者:
李豫川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家 清代 禅 书法 四川
-
描述:有清一代,四川禅林名僧破山海明、丈雪通醉、熹公竹禅、雪堂含澈等,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为四川书坛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一、破山海明启功先生(1912—2005)在《论书绝句》中评道:“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未见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启功先生还认为,破山的草书“不以顿挫为工,不作媚
-
全文:年谱》记载,破山俗名蹇栋宇,四川省大竹县双拱桥蹇家坡人,乃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吏部尚书蹇义后裔。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蹇栋宇在19岁时弃妻出家于大竹县佛恩寺,四年后到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苦学修持,曾由悬崖坠下伤足,...
-
虚云和尚与南华禅寺
-
作者:
明栋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始祖 德清 和尚 中国佛教 虚云 慧能 南宗 高僧 禅宗
-
描述: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7公里外的南华禅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尊者肇建,至今已有1500周年历史。期间有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之尊的慧能和尚在此弘法达数十年之久,此后南华禅寺有“中国禅宗洙泗”之誉,香火兴盛。宋以后,南华禅寺逐渐衰弱。到明代,憨山德清和尚主持法席,南华禅寺一度中兴
-
全文:坐落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7公里外的南华禅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尊者肇建,至今已有1500周年历史。期间有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之尊的慧能和尚在此弘法达数十年之久,此后南华禅寺有“中国禅宗洙泗”之誉,香火兴盛。宋以后,南华禅寺逐渐衰弱。到明代,憨山德清和尚主持法席,南华禅寺一度中兴。
-
从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寿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
-
作者:
黄公元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明延寿 明末四大高僧 晚明佛教
-
描述: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全文: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药地愚者禅学思想蠡探:从「众艺五明」到「俱熔一味」
-
作者:
廖肇亨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 《东西均》 明代佛教 方以智
-
描述: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
-
全文:方以智(1611-1671),出家後号药地患者,嗣法曹洞宗觉浪道盛(1592-1659)。其学浩瀚渊博,网罗万有,熔铸多端,自成一格,拒斥将思想实体化。所有的知识来源对於方以智而言,都是值得学习
-
阳明後学与禅师的交往及其涵义
-
作者:
黄文树 来源:玄奘佛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贽 阳明後学 罗汝芳 王畿 禅师 周汝登 陶望龄
-
描述:陽明後學與禪宗的關係頗大,他們中間有多人與禪師相過從,交往密切。本文兼採歷史研究法及文本分析法,針對陽明後學與禪師的交往及其涵義,進行梳理與剖析。本文發現,陽明後學王畿、羅汝芳、李贄、周汝登、鄒元標、陶望齡等人,分別與玉芝法聚、雲棲祩宏、蘊空常忠、真文知休、笑巖德寶、水月儒全、無念深有、密雲圓悟、憨
-
全文:陽明後學與禪宗的關係頗大,他們中間有多人與禪師相過從,交往密切。本文兼採歷史研究法及文本分析法,針對陽明後學與禪師的交往及其涵義,進行梳理與剖析。本文發現,陽明後學王畿、羅汝芳、李贄、周汝登、鄒元標
-
内心的矿场
-
作者:
漫言舒宁 来源:散文世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简单的生活里必有法的至乐。这在很早以前就有得道之人从纷争之处超脱而言。比如明代的憨山德清禅师就有诗曰:百年世事空华里,一片身心水月间。 表象的发展过程让历史具象了人类的文明,这种包装是极其华丽的,它们只能用“情调”说明色彩,也只能用“欲望”说明价值。但是,以心甘情愿绷紧它们
-
全文:。 万事无如退步休, 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多留月, 黄菊深栽盛得秋。 这是宋代慈受怀深禅师的诗句。想要室内多些月光吗?把窗帘卷高些吧!想要秋色满园的灿烂吗?那就深栽些菊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