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中朝中韩关系文件资料汇编 中 1919-1949
-
作者:
刘金质 杨淮生 庄友桂 朴惠淑 潘京初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朝中韩关系文件资料汇编 中 1919-1949
-
从工程超投资现象谈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
-
作者:
朱起 李甜 来源: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 超投资
-
描述: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造成建设项目超投资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具体解决办法是明确投资控制各参与方的职责,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加强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与工程招投标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强化项目建设过程投资控制,提
-
全文:,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加强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与工程招投标管理,提高投资效率,强化项目建设过程投资控制,提升投资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投资控制水平。
-
中小型水利工程招标评标的几点体会
-
作者:
王东原 来源:江淮水利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标底 最高限价 中小型水利工程
-
描述:本文就中小型水利工程招标是否设标底及评标工作中施工招标文件评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工作谈了几点体会。
-
全文:本文就中小型水利工程招标是否设标底及评标工作中施工招标文件评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工作谈了几点体会。
-
有关部门是什么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府工作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态度
-
描述: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常常会提到有
-
全文: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常常会提到有
-
同志,简单而光明的字眼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内 优良传统 称呼 封建社会 封建等级制度 相称 习惯 上海市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光明
-
描述: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党内不以职务相称,大家互称同志。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利于移风易俗的好文件。对官员的称呼,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都是习惯以官衔官职相称的。改变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官衔称呼,代之以平等为灵魂的同志互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全文: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党内不以职务相称,大家互称同志。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利于移风易俗的好文件。对官员的称呼,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都是习惯以官衔官职相称的。改变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官衔称呼,代之以平等为灵魂的同志互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不知“门”在哪里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知"门"在哪里》 阅读 高中生 语文学习
-
描述: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常常会提到“有关部门”要如何如何。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向,布置工作时,容易产
-
全文:前不久,继美国评出最令人反感的词句后,我国网民也在网上评最讨厌的词句,或最令人发怵的词句,其中被多人提到的一个词句,叫“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会议、文件、报告
-
破除官场潜规则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时事资料手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潜规则” 权力 交易 “王” 官场 实际生活 惩治 破除
-
描述:“潜规则”.指那种上不了台面,进不了文件,甚至难以启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它无影无踪,却又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商界、文坛、民间均有,然而以官场为害最烈。拥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作为交易的一方,想通过权力谋取某种利益的人作为交易的另一方,进行着“权为你所用,利为我所谋”的相互交换。“擒贼
-
全文:“潜规则”.指那种上不了台面,进不了文件,甚至难以启齿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它无影无踪,却又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商界、文坛、民间均有,然而以官场为害最烈。拥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作为交易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找罪受。我二十几岁时也卖过柴、挑过粪,那是在湖南江永。看慧能悟道前的身世,跟我真的差不多。但他于市廛听人念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感悟,我这辈子看过多少书、听过多少报告、学过多少文件,怎么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