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电子技术(实物)到光子技术(场)
作者: 冯启元 张占山  来源:物理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子技术  信息化社会  光电子学  量子电动力学  信息化时代  光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综合发展 
描述: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高科技,集中了固体物理、导波光学、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和半导体
全文: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高科技,集中了固体物理、导波光学、材料科学、微细加工和半导体的科研成就,成为电子技术与光子技术的自然结合与扩展,是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兴交叉学科.这些都说
纸质出版的生与死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数字印刷  出版商协会  阅读  纸质出版物  忧虑  电子书  死亡  出版人  生与死  哈姆莱特 
描述:哈姆莱特有一个著名的忧虑:生还是死?当前一些出版人也有一个类似的生与死的忧虑。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哈姆莱特忧虑的是:生好,还是死好;而出版人忧虑的是:会死,还是会生。 所谓会死还是会生,指的是纸质出版,在当前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冲击下,还能不能生存下去,会不会死亡。某些“主死派”的人士,早在数年前,就
全文:融合,甚至有可能形成一种更加方便阅读的新的载体。 这是因为,新兴数字出版的发展,虽然使一些纸质出版物受到冲击,带来一定的萎缩,但整体来说,由于纸质出版有着不同于数字出版的独特生命力,将会继续地生存下去。
反映艺术本体演进轨迹 见证社会生活变迁
作者: 徐沛君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延安时期  艺术本体  王琦  民间美术  创作年代  捐赠  中国版画  套色木刻  美术作品 
描述:一 本次展出的版画作品以木刻为主,创作年代跨度达六七十年,延安时期以来的许多木刻佳作得以呈现。 1949年以前的作品如王琦的《难民一群》(1948年作)、汪刃锋的《母亲》(1948年作)以及野夫的《泛区难船》(1948年作),都表现了民众痛苦的灵魂与被践踏的人格,创作中既不回避现实状况的描绘,也重视
全文:停止对木刻艺术本土化的探索。20世纪40年代中期,王琦曾发出由衷的感慨:“新兴木刻既然是由外国输入,木刻又是绘画的—种,所以它倒和洋画结下不解之缘,同时,首先去接受它的又不是中国画家,而是一些青年洋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