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点“渗水报告”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秘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讲话 新的历史条件 自己动手 领导干部 领导者 “枪手” 讲话稿 领导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领导威信
-
描述:我曾就“注水文凭”问题写了一篇小文,这里想谈一谈“渗水报告”问题。 所谓“渗水报告”,是指有些领导干部作的报告,不是他们自己动手准备的,而是由别人代劳的,犹如一些领导干部的文凭,不是自己读出来的,而是由“枪手”替他拿来的,成为“注水文凭”一样。
-
全文:我曾就“注水文凭”问题写了一篇小文,这里想谈一谈“渗水报告”问题。 所谓“渗水报告”,是指有些领导干部作的报告,不是他们自己动手准备的,而是由别人代劳的,犹如一些领导干部的文凭,不是自己读出来的,而是由“枪手”替他拿来的,成为“注水文凭”一样。
-
以不贪为宝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
-
全文:,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要被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
-
法律的天平不再倾斜——律师状告河南省司法厅案胜诉
-
作者:
郑义剑 察今 来源:神州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平 代理人 打不平 司法行政 行政诉讼 律师资格 汪海洋 法律 打官司 河南省
-
描述:人们当有难题需要打官司的时候,大都是请律师依法代理为公民讨说法。而在中原大地有这么一位律师,在自我维权诉讼中想请位代理人帮他在法庭上说话,却怎么也请不到律师。这是一起律师状告司法行政主管
-
全文:人们当有难题需要打官司的时候,大都是请律师依法代理为公民讨说法。而在中原大地有这么一位律师,在自我维权诉讼中想请位代理人帮他在法庭上说话,却怎么也请不到律师。这是一起律师状告司法行政主管
-
以不贪为宝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克雷洛夫 判处死刑 智通寺 国税局 黄泉路 摩莱里 起拍价 为己 寓言说 不知道
-
描述: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伙同他人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即将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
-
全文:侵吞财产折合人民币2967万余元,被判处死刑。人们来到这里参观即将拍卖的李真赃物,是想"亲眼看看他那腐败劲儿……"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对贪官的"腐败劲儿",大家虽然时有所闻,但看了以后,才
-
拒绝“与假共舞”是新闻界的天职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闻界 记者 金山区 信息 天职 假新闻 天文台 陨石 工业园区 新闻工作者
-
描述:国庆清晨翻阅晨报,见到一则发现陨石的新闻。讲的是9月30日上午,一名姓裘的男子致电该报热线,说他于29日晚10时许,在上海金山区某工业园区巡逻时,看到一颗陨石闪闪发光从天而降,降落在一块荒野里。他栩栩如生似地描绘了他独自看到的陨石坠落情景。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真是一条送上门来的能吸人眼球的新闻。可是
-
全文:栩栩如生似地描绘了他独自看到的陨石坠落情景。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真是一条送上门来的能吸人眼球的新闻。可是,且慢,处理这条信息的记者想:为什么除了这位裘先生,当时并无更多的人看见此景?裘先生在电话里
-
什么“来钱最快也最安全”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安全 上钩 副书记 中央 官场 反腐败斗争 官员 诈骗犯 贪官
-
描述:一个诈骗犯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来钱最快也最安全”?面对提问题的骗子,许多人会联想到答案可能就是“骗”。不错,骗钱,不要多少本钱,不用花多少力气,一旦骗局得手,就会很快“来钱”。不过,这只猜对了一半。诈骗钱财虽然“来钱最快”,但骗术一旦被揭穿,被骗者就会抓着不放,骗者不但要吐出被吞下的钱,
-
全文:的骗术并不高明,那些已经戴上地、县级官帽的人,怎么还那样轻易上钩呢?原因是这些官员官迷心窍,利欲熏心,一心向上爬,随便抓到一根稻草,就以为是得到上爬的天梯了。一个地市的市委副书记想扶正当市长,担心上层没人替他说话,就想托冒称中央...
-
歌哭于斯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
全文:地方的地方。我想松松筋骨,推开车门见一滩跨不过去的烂泥,这又缩回来。有人在近处来回飘动。浓雾中的人影,亡灵一样。幸得阿斌做事稳当,加足了油。他怕我冷,开着暖气。视线失去了大山长谷的安慰,只好闭目养神。或许有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在食物中下毒的消息,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我想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谣言而已。然而后来我不仅听见这些事实,并且亲眼看见这些事实。” 至此,“日人投毒”从最初的坊间传闻,演变成了整个上海市民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