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栎栽培十大优点
-
作者:
丁伯让 汪海洋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栎 栽培 栽植面积 二次创业 石质荒山 退耕还林 滁州市 林业
-
描述:麻栎,在滁州市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经过消灭荒山、林业二次创业、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栽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年产栎炭2万余t,产值达4000万元。滁州市现仍有石质荒山约20万亩,为了大力发展麻栎,现将栽培麻栎的优点总结如下:
-
全文:麻栎,在滁州市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经过消灭荒山、林业二次创业、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栽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年产栎炭2万余t,产值达4000万元。滁州市现仍有石质荒山约20万亩,为了大力发展麻栎,现将栽培麻栎的优点总结如下:
-
荠菜的栽培技术
-
作者:
汪海洋 许宏富 汪能文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选种 选地 荠菜 播种 病虫害防治
-
描述:荠菜的栽培技术
-
全文:
-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速生丰产栽培 主要技术 杨树 皖东地区 规模 措施
-
描述:自2000年以来,皖东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就有近百万亩的规模。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皖东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应把握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
全文:自2000年以来,皖东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就有近百万亩的规模。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皖东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应把握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
皖贝母栽培与灰霉病防治技术
-
作者:
刘浪 汪海洋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灰霉病 皖贝母 防治
-
描述:介绍皖贝母的生长习性、繁育、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和灰霉病防治等技术要点.
-
全文:介绍皖贝母的生长习性、繁育、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和灰霉病防治等技术要点.
-
红灯笼辣椒栽培技术
-
作者:
许自文 何刘 刘浪 汪海洋 许宏富 汪能文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士冲 栽培技术 钾三元复合肥 细菌性叶斑病 赛丹乳油 红灯笼辣椒 霍山县 茄科作物 农技推广 敌杀死
-
描述:红灯笼辣椒是我县的地方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枝较多,果实扁圆,青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似灯笼,肉厚,微辣带甜,主作鲜食和作为泡菜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播种及苗期管理 选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排灌方便、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地或肥力较好的地块作苗床。播种前深翻,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
-
全文:红灯笼辣椒是我县的地方品种,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枝较多,果实扁圆,青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似灯笼,肉厚,微辣带甜,主作鲜食和作为泡菜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播种及苗期管理 选背风
-
水泥和石灰改良路基填料对比试验研究
-
作者:
汪海洋 李粮纲 余雷 来源: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良剂 路基填料 石灰 水泥
-
描述:后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理力学常规试验及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改良剂对路基填料的改
-
全文:后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理力学常规试验及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改良剂对路基填料的改良效果,并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建议。
-
中药材山茱萸栽培与炭疽病防治技术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炭疽病 防治技术 伞状花序 山茱萸 栽培技术 单叶互生 补益肝肾 山茱萸科 中药材 生长习性
-
描述: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栽培技术1.1特征与生长习性山茱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伞状花序腋生,叶前开花,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2~3月,果期
-
全文: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栽培技术1.1特征与生长习性山茱萸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单叶互生,叶片
-
皖贝母鳞茎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药 腐烂病 人工栽培 鳞茎 越夏期 播种后 皖贝母 霍山县 防治 栽培区
-
描述:安徽贝母简称皖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原为野生,现已发展为人工栽培。霍山县是皖贝母主要栽培区之一,鳞茎腐烂病发生严重.秋季播种后的9-11月,种鳞茎在土中腐烂,造成缺苗高达40%-60%;次年5-8月越夏期腐烂。致使无法留种,造成毁灭性为害。
-
全文:安徽贝母简称皖贝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作用,原为野生,现已发展为人工栽培。霍山县是皖贝母主要栽培区之一,鳞茎腐烂病发生严重.秋季播种后的9-11月,种鳞茎在土中腐烂,造成缺苗高达40%-60%;次年5-8月越夏期腐烂。致使无法留种,造成毁灭性为害。
-
桔梗栽培技术安徽省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作者:
汪海洋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桔梗种子 栽培技术 线虫寄生 发病初期 阿维菌素乳油 叶片 多菌灵 育苗移栽 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方法
-
描述:,发展迅速,产品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国内消费量也逐年增加。1.植物学特征与生长习性桔梗为多年生草
-
全文:,发展迅速,产品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国内消费量也逐年增加。1.植物学特征与生长习性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20厘米,体内具有白色乳汁,全株光滑。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外皮黄色或灰褐色
-
六味地黄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
作者:
汪海洋 许双庆 石秀娟 赵普 张延岭 来源:齐鲁药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味地黄滴丸 正交试验法 生产和制备 制备工艺
-
描述:目的优选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含膏量、干膏细粉粒度、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结果按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技术参数值合理,适合企业化生产。
-
全文:目的优选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含膏量、干膏细粉粒度、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结果按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技术参数值合理,适合企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