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太平天国余部缘何兵败粤东
作者: 杜七成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世贤  左宗棠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汪海洋  刘坤一  清军  内部矛盾  江西  镇平 
描述:太平天国余部缘何兵败粤东■文/杜七成天京陷落后,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在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率领下,向闽、粤退却。退入广东的太平军余部约有十几万人,其中汪海洋在镇平停留时间长达三个月。1865年9月从镇平撤退,沿江西、广东边界进军,拟入江西后北上,...
全文:太平天国余部缘何兵败粤东■文/杜七成天京陷落后,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在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率领下,向闽、粤退却。退入广东的太平军余部约有十几万人,其中汪海洋在镇平停留时间长达三个月。1865年9月从镇平撤退,沿江西、广东边界进军,拟入江西后北上,...
略述太平军四次入闽作战
作者: 陈于勤  来源:理论学习月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大事记  作战过程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泰宁县  汪海洋  清军  江西  历史教训 
描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领导集团爆发了一场严重内讧。杨韦事变及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而独立行动都使太平天国的力量遭到很大削弱。而从太平军四次入闽作战过程,也可以使我们看清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直至失败的情况,从中吸取历史教训。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后,由安徽到江西攻陷赣省大部分郡县,在咸丰六年四月(1856年5月)会
全文:吸取历史教训。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后,由安徽到江西攻陷赣省大部分郡县,在咸丰六年四月(1856年5月)会合东王杨秀清的族弟杨辅清部队,在咸丰七年二月第一次入闽作战。太平军主力采
关于汪海洋事迹的若干考证和补正
作者: 盛巽昌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左宗棠  广东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汪海洋  著名人物  江西  革命运动  湘军  永定 
描述: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晚期著名人物,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他统率十万大军,配合侍王李世贤转战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倍加艰辛的孤军奋斗两年里,出奇制胜,驰骋万里,立下很多功绩,为悲壮慷慨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增添了光彩的最后篇章。在汪海洋活动的主要年代,曾经流传一些民间歌谣和传说,对他称赞和颂扬。他的敌手
全文: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晚期著名人物,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他统率十万大军,配合侍王李世贤转战江西、广东和福建,在倍加艰辛的孤军奋斗两年里,出奇制胜,驰骋万里,立下很多功绩,为悲壮慷慨的太平天国革命
论太平军余部在粤东覆没的原因
作者: 廖伟章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斗力  左宗棠  广东  闽南地区  长江以南  太平军  汪海洋  清军  江西  康王 
描述:天京陷落后,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在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率领下,向闽粤退却。他们于1864年10月间先后进入闽南,占领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1865年清军以左宗棠部为主力分路包围漳州。5月15日李世贤从漳州退守永定,5月26日再败于永定之塔下,只身逃脱。6月2日太平军花旗部天将林正扬自永定败后
全文:天京陷落后,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在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的率领下,向闽粤退却。他们于1864年10月间先后进入闽南,占领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1865年清军以左宗棠部为主力分路包围漳州。5月15日李世贤从漳州退守永定,5月26日再败于永定之塔下,只身逃脱。6月2日太平军花旗部天将林正扬自永定败后入广东,8月29日占长乐(今五华县)。6月15日康王汪海洋部自武平败走广东,占镇平(今蕉岭县)。从此,开始了太
太平军在漳平一带的活动
作者: 陈东明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勇  福王  军余  世贤  人心皇皇  天京事变  永福  同治三年  漳平  同治四年 
描述:一九六四年六月,天京陷落,八月,退到江西的福王被杀。“太平军余众止存李世贤、汪海洋一军”。他们“走福建,下龙岩、漳州。”十月,左宗棠率湘军从江西入福建,驻扎延平(现南平)。浙江方面亦“用轮船载兵马渡海往福建。”镇压太平军。古称“延、漳、泉三郡要冲”的漳平,于是也成为太平军活动地区之一。
全文:一九六四年六月,天京陷落,八月,退到江西的福王被杀。“太平军余众止存李世贤、汪海洋一军”。他们“走福建,下龙岩、漳州。”十月,左宗棠率湘军从江西入福建,驻扎延平(现南平)。浙江方面亦“用轮船载兵马渡海往福建。”镇压太平军。古称“延、漳、泉三郡要冲”的漳平,于是也成为太平军活动地区之一。
九江藏瓷综合利用行动快报
作者: 汪海洋 刘晓星  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德新  月林  文化研究会  王学勤  同余  方复  中国瓷都  天气原因  基本构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为落实尹月林、韩强、刘德新三位同志4月14日的基本构想,4月29日汪海洋陪同刘培金、王学勤从北京乘飞机前往江西,由于天气原因飞机晚点5小时,一行于4月30日凌晨2点半抵达九江,上午八点半便连同刘晓星一同前往景德镇,跟有关艺术家介绍情况和征求意见。上午十点半,拜访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国瓷都杂志
全文:为落实尹月林、韩强、刘德新三位同志4月14日的基本构想,4月29日汪海洋陪同刘培金、王学勤从北京乘飞机前往江西,由于天气原因飞机晚点5小时,一行于4月30日凌晨2点半抵达九江,上午八点半便连同刘晓星
《本草求真》简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  药物作用  求真  黄宫绣  收涩剂  食物  主治  中医图书  叙述  四库全书 
描述:本书作者黄宫绣,字锦芳,江西宜黄人。于清代乾隆年间著。《中医图书联目》题此书成于1769年,按此年是王光燮为此书作序题署乾隆已丑。《医籍考》1158页医学求真录总论条引《四库全书提要》:“是书成于
全文:本书作者黄宫绣,字锦芳,江西宜黄人。于清代乾隆年间著。《中医图书联目》题此书成于1769年,按此年是王光燮为此书作序题署乾隆已丑。《医籍考》1158页医学求真录总论条引《四库全书提要》:“是书成于
佛教木刻版画《佛祖道影》源流考
作者: 叶宪允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觉元贤  佛祖道影  为霖道霈  憨山德清  虚云大师  达观真可 
描述:《佛祖道影》是历代祖师的画像,是佛教人物木刻版画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明朝立国之初,皇宫中诸祖道影(画像)88帧流出。1589年,明末高僧达观真可请画家丁云鹏临摹成册,分藏名山。1615年,明末另一高僧憨山德清为此画册作传赞,后多有流传。明末禅师永觉元贤曾为《佛祖道影》作序,并于1638年住持杭州真寂寺
全文:高僧憨山德清为此画册作传赞,后多有流传。明末禅师永觉元贤曾为《佛祖道影》作序,并于1638年住持杭州真寂寺时刊刻。1662年为霖道霈重新整理征补。1935年,虚云大师在住持鼓山涌泉寺时增补诸祖师画像传赞至304尊并刊刻,1955年虚云大师住持江西云居真如寺时又增加至331尊。
《本草纲目》版本简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版本  《本草纲目》 
描述:一、概述 《本草纲目》的版本,自金陵版(约刊于1593年前后)问世以来,到1961年为止,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有54种,加198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点本,共有55种。这些本子,都是以金陵本为祖本翻刻的。 各种翻刻本在序文、篇数、封面、药图、附刊书的种类上,框栏的大小,行款的样式、文字内容、缮写
全文:祖本翻刻的。 各种翻刻本在序文、篇数、封面、药图、附刊书的种类上,框栏的大小,行款的样式、文字内容、缮写窠模的笔法等都各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查出各种版本之间前后递嬗关系。 在明末,以金陵版为底本翻刻有两家:一是夏良心翻刻的江西版,一是钱蔚起翻刻的杭州版。
密藏道开与《嘉兴藏》
作者: 业露华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十七年  嘉兴  生卒年  江西南昌  五台山  明万历  明代  刊刻  憨山德清 
描述: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
全文: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造等负责工作,因此对于佛教史籍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密藏道开是江西南昌人,其生卒年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