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憨山德清的书法艺术
作者: 张晓平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憨山  艺术  书法  禅宗 
描述:明代憨山大师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书秉承"二王"传统,凭藉自己的学识修养和禅学功底,形成了自己自由散淡、端庄静雅的个性化书风,具有丰厚的审美价值。
全文:明代憨山大师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书秉承"二王"传统,凭藉自己的学识修养和禅学功底,形成了自己自由散淡、端庄静雅的个性化书风,具有丰厚的审美价值。
讽刺幽默的特色(微型评论)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青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讽刺幽默的特色(微型评论)
不可“破碎”地看待电影功能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词人  电影功能  破碎  电影创作  艺术  审美活动  影片  社会功能  认识作用 
描述: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全文:灯下漫读,翻开一本《美学的历史》,其中提到,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要防止一种“缺漏”的偏差,对艺术的认识,不能顾此失彼,或顾彼失此。用中国的美学语言来说,就是不能“破碎”地对待艺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过一句名言:“破碎何足名家?”由此我想到,纠“缺漏”之偏,治“破碎”之症。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瞭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  电影界  电影创作  观众  电影奖  银幕形象  电影艺术  文革 
描述: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
全文:”以前的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今天电影艺术已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最近,上海《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电影奖”得到了电影界人士和广大读者、观众的广泛而热烈的支持。
日本电影娱乐掠影
作者: 史中兴  来源:文汇电影时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艺术评论  电影娱乐  娱乐片  日本 
描述:日本电影娱乐掠影
小说家族中的独立一支(评论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青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小说家族中的独立一支(评论
艺术贵“活”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艺术世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艺术贵“活”
角度的艺术(微型讲座)
作者: 江曾培  来源:青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角度的艺术(微型讲座)
[0图]中国电影年鉴 1996
作者: 中国电影年鉴社纂  来源: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电影年鉴 1996
促进你实现“艺术本性”--谈《艺术鉴赏大战》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艺术世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促进你实现“艺术本性”--谈《艺术鉴赏大战》
上页 1 2 ... 3 4 5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