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庚
【类型】图片
【相册名称】 周先庚
【摘要】周先庚(1903—1996),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03年8月3日生于安徽省全椒县。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年~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1938年—1948年兼心理系主任。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成果连续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1916年安徽全省有7人考上了北京清华学堂,周先庚是其中之一。这是他勤劳学习的结果。入学后就读于理工科,共读8年。他如饥似渴地涉猎群书,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因此直到毕业时,还没有最终确定专攻的专业目标。1924年他到南京国立东南大学文法科学习图书馆学1年,他选学图书馆学,也是为了阅览更多的书籍。在这一年里,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5年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院心理学系,从此开始了他60多年的心理学生涯。192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学士学位,1928年获硕士学位,1930年又获博士学位。其后他即到欧洲考察,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和柏林逗留1年。其间写了理论论文“心理学的电影观”,发表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1931)。接着他途经波兰、苏联,于1931年回到北平,任清华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辗转内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搬回北平。他在清华大学执教21年,获“永任”奖状。1938一1948年曾任心理系主任,还兼过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校的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1978年改为心理系)教授。195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1982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编委,1984年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顾问,1985年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顾问,1986年应聘为北京心理学会顾问。 周先庚一直从事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呼吁心理学界重视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他把心理学应用于实践,为社会服务,看作是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1931—1937年周先庚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委托,在河北定县主持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发表了“定县历年测验统计结果略述”(《测验》杂志,1935年第二卷第三期)、“定县七年新法测验考试之实施结果”(《民间》杂志1935年第一卷第九期)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