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时雨
【类型】图片
【相册名称】 薛时雨
【摘要】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 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与著名词家并画家周闲、书法家秦光第、画家应宝时、《寒松阁谈艺琐录》作者张鸣珂、道光进士与诗人张保衡(张任庵)及沈濂、著名篆刻家吴传经等广有交游。[1] 去官后,主讲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惜芳书院等,门生甚众。 薛时雨杭州任知府三年多。任御使的仲兄薛春黎前往江西主考乡试,在试院暴病身亡,巡抚急调薛时雨改任江西乡试提调官。在充任提调官中,薛时雨看透了官场腐败,愤然托病辞归,这年不到50岁,浙江巡抚马新贻深知他的学识才干,以二品衔候选道解来挽留他,他却坚辞不授。马新贻聘他于杭州主讲崇文书院,主讲崇文书院三年,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于杭州西湖凤林寺后建造住舍,取名“薛庐”。后到江宁主讲“尊经书院”、“惜阴书院”,于南京钟山山麓也造“薛庐”。[3] 评论家秦湘叶评价他的诗词“如西湖山水清而华秀而苍,往往引人入胜,趋向固不外白苏一二家,而伤时感事之作沉郁顿挫且骏骏乎人杜陵之室……” 薛时雨主张经世致用,培育了许多人才,著名者有张预、冯熙等人。不论贫富,不论贵贱,不论老少,愿学者都收下,被指“不分尊卑,滥收弟子”薛时雨说:“培才宜宽,用才宜严。” 薛时雨一生著述颇多,为晚清著名词人之一。有《藤香馆诗删存》、《藤香馆词》、《西湖橹唱》、《江舟欺乃词》及《札礼》若干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