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人效应”
作者:史中兴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小品文选刊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很快,马寅初疾呼不能任由人口无节制增长,被一阵乱棍打了下去。六十年代初,人口接近七个亿,不抓不行了,计划生育工作这才提上日程。计划生育工作成了基本国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从民到官、从草根到精英一体遵守。尽管如此,中国人口还是达到了十三个亿。国土可耕地面积由于荒漠化、水土流失、开
“吃用牛羊”与“类乎牛羊”--艺林散步(二)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艺术世界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吃用牛羊”与“类乎牛羊”--艺林散步(二)
“变苦学为乐学”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文自修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优良传统 白居易 痛苦 辩证分析 勤奋学习 读书 出发点 刻苦学习 学习体会 乐学 
描述:时下,在读书学习上,有一种“变苦学为乐学”的说法。此说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倡导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不让学习成为折磨人的一种痛苦:然而,这种把“苦学”与“乐学”对立起来的说法,却并非妥当。有同志指出,这恐怕出自对“苦学”的理解有误。强调“苦学”,是我国从学的优良传统。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读书,就是“苦学
“变脸”与“变身”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编辑学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出版结构调整 期刊定位 期刊出版 期刊改版 期刊创新 
描述:“变脸”与“变身”
“参究念佛”与“禅净双修”之辨
作者:龚晓康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五台山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持名 禅净双修 明心见性 参究 
描述:参究念佛是否为禅净双修法门,古来佛教大德多有争论。憨山德清主张参究念佛即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净归禅。益智旭则认为参究念佛只是禅宗法门,非是禅净双修,其说重在摄禅归净。
“原生态”方法论在教学和写史上的意义——展现中国近代词史的“空间多样性”
作者:闵汶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教育导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中国近代 家族文化 词史 方法论 常州派 地域文化 “原生态” 文学史 文化丛 “常州词派” 
描述:近代,是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己的时代,近代词历史性地成为了这个时代心灵表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的代表性文体,向来被誉为中国词史的“中兴期”和“高潮期”,与宋词前后辉映,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一部中国近代词史的专史或教程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笔者有鉴于此,积极思考并着手写作《中国近代词史》,又配合管林《中国
“单一的杂多”和“老兵新传”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文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反腐败 中国 长篇小说 文学研究 
描述:“单一的杂多”和“老兵新传”
“十剂”来源的探讨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证类本草 千金方 丹波元坚 徐之才 中国医学史 李时珍 陈藏器 十剂 本草纲目 雷公药对 
描述:凡言“十剂”皆说出于北齐徐之才,此说首见于《本草纲目》以后各家本草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要药分剂》以及各种医学史如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南京中医学院《祖国医学史讲义》等皆从此说。这两种说法,究竟谁对呢?笔者认为两说都有问题?这两个说法皆从《证类本草》中掌禹锡谨按徐之才药对孙思邈千金方陈藏器本草
“十剂”之说提出者的讨论
作者:尚志钧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中成药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方剂分类 徐之才 宋代 伤寒明理论 注解伤寒论 本草衍义 十剂 文字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温等十剂。它是方剂分类法的一种。宋代掌禹锡《嘉祐本草、序例》云:“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则《嘉祐本草》称“十剂”为“十种”,未讲是谁提出的。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一序例上云:“陶隐居云:‘药有宣、通、补、泄、轻
“刀俎”与“鱼肉”
作者:江曾培  录入日期:2016-12-06 来源 :群言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最近,因探父病,心急火燎地赶往故乡。凌晨二点多钟,火车抵达我要转乘汽车的中转站,黑夜沉沉,我想至少要在候车室泡上四、五个小时,才能有车开往我要去的小城。孰知二小时过后,就有一部面包车在招徕乘客。这样的车一般只坐十一二人,它却像塞罐头一样,奇迹般地塞进了二十多个人。我是后上车的,留给我的位置,是司机座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