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补养药
作者: 谢海洲 尚志钧  来源:哈尔滨中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补养药
[0图]中医八大经典全注
作者: 尚志钧 翟双庆整理  来源:北京:华夏出版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中医典籍  注释 
描述: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
全文: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
[0图]常用中药别名小辞典
作者: 包锡生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词典  中药名 
描述:常用中药别名小辞典
学习中医学概论阴阳五行部分的初步体会
作者: 尚志钧 杜一先 袁俊贤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们经过几个月来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对祖国医学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医理论工具的阴阳五行说,是学好中医学的第一道关口。必须学好它,才有可能透彻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须指出,
全文:我们经过几个月来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对祖国医学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医理论工具的阴阳五行说,是学好中医学的第一道关口。必须学好它,才有可能透彻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它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联系着中医临诊治疗的思想方法。必须指出,它与算命看风水的阴阳五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被人们引导到迷信的途径上去成为完全唯心的东西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就把我们学习中医学概论课程关于阴阳五行部务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与
学习本草史课程的体会
作者: 杜一先 袁俊贤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们学习本草史是采取教与学相结合的办法,即以本院二年级学生集体编写的本草史作为教材,并由该班同学担任讲授。通过学习与讨论,补充和修正了讲义的内容,同时使我们对祖国医药的辉煌成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里就将我们的一些初步体会简单的报导如下。一、政治挂帅就能创造奇迹一年来,由于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
全文:我们学习本草史是采取教与学相结合的办法,即以本院二年级学生集体编写的本草史作为教材,并由该班同学担任讲授。通过学习与讨论,补充和修正了讲义的内容,同时使我们对祖国医药的辉煌成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里就将我们的一些初步体会简单的报导如下。一、政治挂帅就能创造奇迹一年来,由于贯彻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党的中医政策,教学工作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大加强,我院二年级同学在党的领导下,大胆地负担起编写本草史的任务。他们广泛地收集了古今有关资料,访问了有关的各界人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鲜明的阶级分析方法,总结和阐述了我国历代本草的发展。虽然这本讲义在内容上还比较粗糙,但它却具备了密切联系我国当前医药卫生工作实际、体现出党的中医政策等特点,因此,它根本不同于过去旧的
中药菊花的本草考证
作者: 尚志钧 刘晓龙 刘大培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菊花  本草考证  中药 
描述:中药菊花的本草考证
全文:
中药葱的本草考证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吴秀清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用葱  中草药  本草考证 
描述:一、古代药用葱的原植物考证 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据本草考察,我国古代药用葱有:茗葱、胡葱、冻葱、汉葱、楼葱等多种。为了探明这些葱的基源,今考证如下:
全文:一、古代药用葱的原植物考证 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据本草考察,我国古代药用葱有:茗葱、胡葱、冻葱、汉葱、楼葱等多种。为了探明这些葱的基源,今考证如下:
四库全书《证类本草》版本的讨论
作者: 刘大培 尚元藕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91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四库医学丛书》。该丛书收录清初以前历代各家各派医学主要著作,包括医经、脏象、骨度、病源、本草、方书、伤寒、金匮、温病、临床各科、针灸等内容。其中本草有《证类本草》、《汤液本草》、《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神农本经百种录》、《神农本草经疏》、《得宜本草》等。
全文:1991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四库医学丛书》。该丛书收录清初以前历代各家各派医学主要著作,包括医经、脏象、骨度、病源、本草、方书、伤寒、金匮、温病、临床各科、针灸等内容。其中本草有《证类本草》、《汤液本草》、《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神农本经百种录》、《神农本草经疏》、《得宜本草》等。其中《证类本草》是宋·唐慎微所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及其各种刊本的通称。该书从1098年前后成书起,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都有翻刻本。由于翻刻
[0图]本草纲目 金陵初刻本校注 下
作者:   李时珍撰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纲目 金陵初刻本校注 下
[0图]《本草拾遗》辑释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全文:《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证类本草》、《医心方》诸书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书中对每个药物条文来源均标明出处,对于辑录中诸家文字上的增减参差作了校勘,而对古本草中较生僻的地名、物名则加以注释,以方便读者。《<本草拾遗>辑释》基本恢复了这一唐代药学名著的原貌,弥补了佚书的空缺,而且在辑复过程中考订校正了诸书在辑录传抄中的衍误,对研究药物发展史和研究本草文献,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