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公炮炙论》著作年代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讨论 著作年代 《雷公炮炙论》
-
描述:一、关于著作年代的讨论著作年代,历来争论很大,至今仍是悬案.笔者在1961年曾撰文考证过[1],以敦煌出土"雷公妙典,咸述炮炙之宜"为依据,结合宋代晁公武著录,认为该书是初成于南北朝刘宋.
-
全文:一、关于著作年代的讨论著作年代,历来争论很大,至今仍是悬案.笔者在1961年曾撰文考证过[1],以敦煌出土"雷公妙典,咸述炮炙之宜"为依据,结合宋代晁公武著录,认为该书是初成于南北朝刘宋.
-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存在历史渊源关系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历史渊源 古代方士
-
描述:《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存在历史渊源关系
-
《五十二病方》“五谷、米、谷汁、泽泔、黍潘”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逸周书 谷物 天官 江南 考释 五谷 逍遥游 周礼 官职 五十二病方
-
描述:五谷《病方》94行:蚖,亨(烹)三宿雄鸡,洎水三斗,孰(熟)而出,及汁更洎,以食□逆甗下。炊五谷(穀)、兔□肉陀(他)甗中……饮汁。五谷,谷为穀的简写。指五种谷物。文献对五谷的说法互不一致。《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注云:五谷,麻、菽、麦、稷、黍。《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疏
-
全文:五谷《病方》94行:蚖,亨(烹)三宿雄鸡,洎水三斗,孰(熟)而出,及汁更洎,以食□逆甗下。炊五谷(穀)、兔□肉陀(他)甗中……饮汁。五谷,谷为穀的简写。指五种谷物。文献对五谷的说法互不一致。《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注云:五谷,麻、菽、麦、稷、黍。《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疏云:五谷,麻、菽、麦、稷、黍。《周礼夏官职方氏》:“其谷宜五种。”注云:
-
《五十二病方》“(虫危)、蛇、全虫蜕”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献 山海经 说文 考释 大戴礼记 全虫 蝮蛇 蛇蜕 五十二病方 名医别录
-
描述:一、(虫危) 《病方》86行:“蛭食(蚀)人胻股,?(?)(虫危),傅之。”方中的“(虫危)”有两种解释。有的文献释为蟹,有的文献释为兽。1.释为蟹《说文》:“(虫危),蟹也”。又云:“蟹有二螯八足,旁行,非蛇鱓之穴无所庇”。《大戴礼记劝学篇》:“蟹,二螯八足,非虵?之穴,无所寄也”。
-
全文:一、(虫危) 《病方》86行:“蛭食(蚀)人胻股,?(?)(虫危),傅之。”方中的“(虫危)”有两种解释。有的文献释为蟹,有的文献释为兽。1.释为蟹《说文》:“(虫危),蟹也”。又云:“蟹有二螯八足,旁行,非蛇鱓之穴无所庇”。《大戴礼记劝学篇》:“蟹,二螯八足,非虵?之穴,无所寄也”。
-
《开宝本草》研探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探 开宝本草
-
描述:《开宝本草》是以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个年号“开宝”命名的中药文献。据《嘉祐本草补注》所引书传记载,《开宝本草》共修两次,第一次在开宝六年(973),定名《开宝新祥定本草》,次年(974)又予重修名之曰《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
-
全文:《开宝本草》是以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个年号“开宝”命名的中药文献。据《嘉祐本草补注》所引书传记载,《开宝本草》共修两次,第一次在开宝六年(973),定名《开宝新祥定本草》,次年(974)又予重修名之曰《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復圭、王光祐、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主要由刘翰负责。本书的编修,是以《唐本草》为蓝本,参考陈藏器《本草拾遗》、李含光《本草音义》、《蜀本草》及其他诸书,并增加一些新药,刊正一些别名,马志作了一些注释而成。清本完成后,经扈蒙、卢迻逊审阅,由国子监出版,所以宋代书志多题卢多逊定。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第一次用雕版印刷的(按以
-
《日华子本草》的考察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唐本草 宋代 北齐 功用 李时珍 药物性 日华子本草 药性 开元年间
-
描述:《日华子本草》原名《日华子诸家本草》,亦称《大明本草》。宋代《嘉祐本草》作者掌禹锡说:“《日华子诸家本草》四明人(即今宁波人)撰,不著姓氏,但云日华子大明。”李时珍说:“按十家姓,大姓出东莱,日华子盖姓大名明也,或云其姓田,未审然否?”关于本书著成年份,曾有四种不同看法:①认为本书成于北齐年间(55
-
全文:《日华子本草》原名《日华子诸家本草》,亦称《大明本草》。宋代《嘉祐本草》作者掌禹锡说:“《日华子诸家本草》四明人(即今宁波人)撰,不著姓氏,但云日华子大明。”李时珍说:“按十家姓,大姓出东莱,日华子盖姓大名明也,或云其姓田,未审然否?”关于本书著成年份,曾有四种不同看法:①认为本书成于北齐年间(550~580)。古今医统》云:“日华子北齐雁门人,深察药性,极
-
金陵版《本草纲目》所注“十剂”出处辨疑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金陵版 十剂 本草纲目
-
描述:注有“之才曰”。兹将十剂例证列举如下: 1.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 2.通剂:通可去滞,通
-
全文:注有“之才曰”。兹将十剂例证列举如下: 1.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 2.通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 3.补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 4.泄剂: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
-
从《新修本草》在日本的流传看中日文化的交流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从《新修本草》在日本的流传看中日文化的交流
-
《五十二病方》制剂概况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汤剂 剂型 丸剂 医方 病名 固体制剂 名称 单行本 液体制剂 五十二病方
-
描述: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内容,计灸经两种、诊断两种、医方一种。医方中有五十二个病名,所以就用五十二病方作为全书的名称。每个病名下记有若干个方子。全书有283个方子(不包括未拼合的残片)。在这283个方子中,虽未以膏、丹、丸、散等剂型定为名称,但确有散剂
-
全文:1979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五十二病方》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包括五种内容,计灸经两种、诊断两种、医方一种。医方中有五十二个病名,所以就用五十二病方作为全书的名称。每个病名下记有若干个方子。全书有283个方子(不包括未拼合的残片)。在这283个方子中,虽未以膏、丹、丸、散等剂型定为名称,但确有散剂、丸剂、汤剂等剂型存在。《五十二病方》中所记的剂型,有固体制剂、液体制剂、也有半固体制剂。各种制剂
-
《日华子本草》成书年代的探讨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日华子本草》成书年代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