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山大师的判教思想论略
-
作者:
王双林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教相判释(判教) 明末佛教时状 憨山德清
-
描述: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
-
全文:汉传佛教的"教相判释"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但是到了明末,时移世易,佛教已经不论在现实和经教上,都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并至儒道为佛教修行的一个阶段,各自司掌其范围和功能。这既是憨山大师修证体悟的结果,也是在废墟上重新树立佛教地位的过程,为明末三教融合的大趋势注入一剂活力。
-
中国古代禅净合流的三种模式
-
作者:
许颖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净土宗 禅宗 禅净合流
-
描述: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
全文:中国佛教的禅净双修传统,在明末清初之际经由三大高僧的倡导,奠定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修行模式:憨山德清主张以禅摄净,强调一切净土皆为心造,并从禅观的角度,以念佛观想为通达净土的正因,以参究念佛融摄禅净;云栖
-
从憨山德清的史料看大报恩寺的历史定位
-
作者:
吴之洪 来源:郑和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义学 德清 文史资料 历史 生平事迹 报恩 居士佛教 史料
-
描述:明神宗万历年(1573-1620年)时期。佛教义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学识广博、在士大夫层中影响较大、对促进居士佛教起过重要作用的有云栖株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漓益智旭等人。后世称为“四大高僧”。而憨山德清大师因为曾经是驻锡金陵大报恩寺的佛教界大德。他的生平事迹和佛学观点。以及他留给世人大量的文史
-
全文:明神宗万历年(1573-1620年)时期。佛教义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学识广博、在士大夫层中影响较大、对促进居士佛教起过重要作用的有云栖株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漓益智旭等人。后世称为“四大高僧”。而憨山德清大师因为曾经是驻锡金陵大报恩寺的佛教界大德。他的生平事迹和佛学观点。以及他留给世人大量的文史资料。对我们研究永乐年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定位。具有关键的作用。[第一段]
-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
-
全文: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及禅、净归一,禅、教、律同源等中国各大思想流派的和谐统一以及中国佛教内部各家思想的集成、融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博学多识,广泛学习、吸收了天台宗、律宗、禅宗的思想,并进行改造,引入净土思想。本文将讨论蕅益对天台思想“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这两个核心命题的继承和发展。
-
悟得第一义 字字皆心语:皮朝纲先生的禅宗美学研究
-
作者:
董运庭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宗禅 中国佛教 禅学思想 太虚大师 憨山德清 马祖道一 第一义 佛教禅宗 禅宗美学 人间佛教
-
描述: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
-
全文:一佛教禅宗形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而禅宗美学,则是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概念,也是发轫于那个年代的一门新学科。禅学作为禅宗教义,本是佛教学说的组成部分,与美学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门类,它们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不言而喻的;但二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质结构中又有着及其深厚的内在关联,彼此互动,逐渐凝聚而成为丰沛的文化矿藏和珍贵的美学资源。1928年,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在巴黎作过一场题为《佛法
-
紫柏大师与云栖大师
-
作者:
戴继诚 来源:法音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净土 万历年间 性情 弘法 唯心净土 大师 显著差异 憨山德清 居士 晚明佛教
-
描述: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
全文: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故又有万历三大师之称。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振佛法,再塑辉煌,但因为性情不同,宗旨有异,在弘法做略与修持手段上呈显著差异。曾弘《憨山大师口筏引》也说:云栖以低
-
《老子道德经解》与当代宗教对话
-
作者:
景满华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以佛释道 憨山德清 宗教对话
-
描述:中国晚明的儒、释、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三教合流"趋势,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本文以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为例,详尽分析了晚明的佛道融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的宗教对话进行了反思。
-
全文:中国晚明的儒、释、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三教合流"趋势,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本文以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为例,详尽分析了晚明的佛道融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的宗教对话进行了反思。
-
浮山华严寺朗目本智禅师评传
-
作者:
黄夏年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妙峰山 佛教文化 华严经 憨山德清 禅师 鸡足山 华严学 禅宗 浮山
-
描述: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
全文: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
着金钱不能买什么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钱至上 市场 大学教授 迈克尔 哈佛 桑德尔
-
描述: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金钱不能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
-
全文: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新著《金钱不能买什么》,是一部抨击金钱至上的书。他指出,在“钱几乎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里,金钱侵入了一些它不该主导的领域,导致了市场挤走道德,金钱大获全胜。
-
密藏道开与《嘉兴藏》
-
作者:
业露华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十七年 嘉兴 生卒年 江西南昌 五台山 明万历 明代 刊刻 憨山德清
-
描述: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
-
全文:密藏道开,是明代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他对于佛教的教义教理之发展,并没有多少重大的贡献,对宗教修行以及教义宣传等其他方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所以他不象明代的四大高僧那样著名,记录其生平活动的历史资料、留下的也很少。但是,他曾协助其师紫柏真可等人发起刊刻方册大藏,并在这一工作中担任实际的筹备、监造等负责工作,因此对于佛教史籍的搜集、整理和保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密藏道开是江西南昌人,其生卒年不详。他是明代高僧真可的入室弟子,真可字达观,号紫柏,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另三位是藕益智旭、莲池袜宏、憨山德清)。真可生於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卒於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是明世宗、神宗时代人。道开既为其弟子,当与真可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