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苏州园林”的陆文夫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讨论会 苏州园林 中篇小说 陆文夫 创作 营造 长篇小说 作品 苏州人 中短篇小说
-
描述:陆文夫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但抛出一篇是一篇。什么叫做一步一个脚印,陆文夫的创作作了很好的体现。陆文夫并非苏州人,但长期落户苏州,讲话明显带着苏州口音,节奏不急不徐,笃笃悠悠,少有豪言壮语,话却实在独到。比方说,对作品一篇要比一篇好的流行说法,他随心向往之,却老老实实表示,难于做到。他说,写作品不大可能
-
全文:陆文夫的作品数量不算多,但抛出一篇是一篇。什么叫做一步一个脚印,陆文夫的创作作了很好的体现。陆文夫并非苏州人,但长期落户苏州,讲话明显带着苏州口音,节奏不急不徐,笃笃悠悠,少有豪言壮语,话却实在独到
-
工作竞赛人物志(五):近代伟大的科学家:俄国巴夫洛夫
-
作者:
朱皆平 来源:工作竞赛月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工作竞赛人物志(五):近代伟大的科学家:俄国巴夫洛夫
-
公审南京大屠杀罪魁谷寿夫目击记
-
作者:
金光群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屠杀 军事法庭 南京大屠杀 中华门 申请复审 被告要求复审 法警 违反人道罪 审判战犯 审判长
-
描述:公审南京大屠杀罪魁谷寿夫目击记
-
全文:
-
读冯泽芳君“骆伟夫来华”后之感言
-
作者:
常宗会 来源:新农通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读冯泽芳君“骆伟夫来华”后之感言
-
先行者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东方剑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加强 上海 社会结构 化解矛盾 政府社会管理 管理体系 和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制机制 创新
-
描述:社会管理,是近期上上下下频繁提及的一个热词。中央于年初以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主旨,专门召开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在"七一"讲话中,他进
-
全文:社会管理,是近期上上下下频繁提及的一个热词。中央于年初以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主旨,专门召开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在"七一"讲话中,他进
-
日华子和《日华子本草》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华子本草 本草文献 日华子
-
描述:作者简介尚志钧(1918—),安徽全椒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8~1960年在卫生部举办的中药研修班进修。历任安徽省卫生处技士、白求恩医学院药科教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兼本草文献室主任。曾为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光明中医函...
-
全文:作者简介尚志钧(1918—),安徽全椒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8~1960年在卫生部举办的中药研修班进修。历任安徽省卫生处技士、白求恩医学院药科教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教授兼本草文献室主任。曾为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光明中医函...
-
重庆复兴关训练
-
作者:
张德琴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训练团 实业计划 中国国民党 受训人员 军事训练 蒋介石 学员 重庆 训练班 抗战胜利
-
描述: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
-
全文:30年代,蒋介石先后分别在庐山、峨嵋、珞珈山等地举办各种训练团和训练班,目的都非常明确。1933—1934年的庐山训练,目的是为了消灭在中共领导下的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的峨嵋军事训练团则是
-
含有饱和吸收介质的洛仑兹展宽的失谐的环形激光器的稳态解
-
作者:
张春燕 冯启元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Bloch方程 饱和吸收介质 稳态解 洛仑兹展宽 Maxwell
-
描述:本文利用单模环形腔激光器的Maxwell-Zloch方程的平均场近似理论,研究了含有饱和吸收介质的,以Lorentz非均匀展宽为特征的夫谐的单模单向环形腔激光器,得到了系统的稳态解。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展宽的外界泵浦的激光器阈值与非均匀展宽线及饱和参数有关,在失谐情况下,场变量相位失谐的阈值要比均匀
-
全文:本文利用单模环形腔激光器的Maxwell-Zloch方程的平均场近似理论,研究了含有饱和吸收介质的,以Lorentz非均匀展宽为特征的夫谐的单模单向环形腔激光器,得到了系统的稳态解。分析结果表明:非
-
“苦口良药”的异化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良药 为人处世 李世民 韩非子 智者 唐太宗 毛泽东 批评与自我批评 苦口 异化
-
描述:有一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此话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这里的"良药",用以比喻批评、意见,它尖锐地指出人们在为人处世上的过失、谬误,会使人很不好受,吞下去甚觉"苦口",但正是这种"苦",促使智者惊觉起来,"知其入而已己疾也",从而改过
-
全文:有一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此话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这里的"良药",用以比喻批评、意见,它尖锐地指出人们在为人处世上的过失、谬误
-
于无声处听惊雷——访话剧《于无声处》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
作者:
周玉明 来源:传媒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报刊管理 工人文化宫 “四人帮” 导演 时代最强音 演员 话剧 《文汇报》 编剧 剧本
-
描述:1978年10月初,文汇报社分工跑群众文艺的记者周玉明,听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学习班正在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很受欢迎,许多人看了一次还想再看。她便要求文艺部负责人史中兴一起去看戏。一看,果真名不虚传。虽然全剧只有六个人物四幕戏,而且都在同
-
全文:1978年10月初,文汇报社分工跑群众文艺的记者周玉明,听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学习班正在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很受欢迎,许多人看了一次还想再看。她便要求文艺部负责人史中兴一起去看戏。一看,果真名不虚传。虽然全剧只有六个人物四幕戏,而且都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