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全椒风情 (3)
名人名家 (2)
按年份分组
2016 (2)
1946 (1)
1905 (2)
按来源分组
哲学研究 (1)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1)
鹅湖学志 (1)
综合学术社 (1)
中国哲学史 (1)
相关搜索词
论公孙龙、庄子和憨山德清的“非指”之辩
作者: 曹晓虎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孙龙  指非指  庄子  憨山德清 
描述: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了对于概念内涵的思考,但概念使用不严密;庄子在道家境界论的语境下的讨论“非指”,从道论的立场出发,主张
全文: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
[0图]庄子讲解
作者: 张贻惠  来源:综合学术社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学科  道家  庄子  研究 
描述:对《庄子》一书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7篇分段讲解。每段皆有诠释、讲解和要义3部分。书末附《内篇旨要》、《庄周传略》。
全文:对《庄子》一书中的《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7篇分段讲解。每段皆有诠释、讲解和要义3部分。书末附《内篇旨要》、《庄周传略》。
憨山德清论庄子的道、真宰与成心
作者: 邓克铭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庄子  晚明  憨山德清 
描述: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全文: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0图]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作者: 李懿纯  来源: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研究考订  学术思想  庄子  释德清   
描述: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缘起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研究
作者: 王红蕾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德清  宇宙观  齐物论  道教  庄子  调和  内篇  佛教思想 
描述: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庄”,而是“以佛化庄”——通过憨山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已不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学说,而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
全文:憨山德清注解《老》、《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以自己精深的佛学修养,揭示那些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与佛教思想相一致的内容,并进而从会通的角度,对老庄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给予明确的评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佛解庄”,而是“以佛化庄”——通过憨山的解读,老庄哲学俨然已不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学说,而属于佛教庞大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