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
作者:
汪海洋 孟全省 亓红帅 唐柯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收入增长 SVAR模型 财政农业支出
-
描述: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支出,利用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在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类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
-
全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支出,利用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并在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各类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时滞;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为66.7%,而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仅为12.3%,中国财政各项农业支出中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的平均比重虽然仅为0.9%,但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方差贡献率却达到了20.6%。最后提出建议:政府应特别加强对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部分的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进而提升对这部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在中国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应尽快对我国财政的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减小财政农业支出中支农支出的投入比例,增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
-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
作者:
吴建征 汪海洋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粮食主产省 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 财政农业支出
-
描述:为了对区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面板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有显著影响,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160 891,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投入产出弹性较小;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
全文:为了对区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面板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有显著影响,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160 891,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投入产出弹性较小;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不高,1997-2004年和2004-2011年分别为35.56%和45.40%,不同粮食主产省份之间差别较大,河南、江苏、山东3省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较大;不同粮食主产省有显著不同的农业发展禀赋,不同省份的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差异较大,在-20.43%~45.37%,1997-2004年和2004-2011年各粮食主产省平均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分别为21.79%和28.52%,以浙江和辽宁的自发性贡献率较高。另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农业产出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农业产出非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对农业产出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