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标注其它资料为《本草经》文的讨论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草纲目》标注其它资料为《本草经》文的讨论
-
《本草纲目》注《本草经》文为其他文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草纲目》注《本草经》文为其他文
-
<<神农本草经>>麻Fan的本草考证
-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Fan 神农本草经 本草考证
-
描述:<<神农本草经>>麻Fan的本草考证
-
浮山华严寺朗目本智禅师评传
-
作者:
黄夏年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寺 妙峰山 佛教文化 华严经 憨山德清 禅师 鸡足山 华严学 禅宗 浮山
-
描述: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
全文:安徽枞阳白荡湖畔的浮山,又称浮渡山,源于山形如巨舟,浮于水际而得名。这块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土地,蕴集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佛教文化就是浮山历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山上的华严寺座落在金谷
-
《神农本草经》“桐叶”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桐叶
-
描述:桐的种类很多,名称亦很复杂,往往同一种桐,有若干个异名。又同一个名称,往往又包含有好几种桐。《说文》云:“荣,桐木也。”又云“梧,梧桐木,一日榇。”段玉裁注云:“《尔雅·释木》:‘榇,梧,。贾思勰曰:‘注云今梧桐皮,青者曰梧桐。案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段玉裁谓:此人所植梧桐树也。其花五出,子如
-
全文:桐的种类很多,名称亦很复杂,往往同一种桐,有若干个异名。又同一个名称,往往又包含有好几种桐。《说文》云:“荣,桐木也。”又云“梧,梧桐木,一日榇。”段玉裁注云:“《尔雅·释木》:‘榇,梧,。贾思勰曰:‘注云今梧桐皮,青者曰梧桐。案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段玉裁谓:此人所植梧桐树也。其花五出,子如珠,缀于瓢边,瓢如羹匙。贾氏云青桐九月收子,炒食甚美如菱芡是也。”
-
《子仪本草》辨伪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子仪本草 辨伪
-
描述:一般文献说《子仪本草经》是先秦时书,通过古代书志、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古书命名历史、经书名称出现时代、子仪与扁鹊活动年代的矛盾等论证,从而否定先秦没有《本草经》存在,更无《子仪本草经》存在。汉以后书志所题《子仪本草经》,乃是汉人所伪托。
-
全文:一般文献说《子仪本草经》是先秦时书,通过古代书志、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古书命名历史、经书名称出现时代、子仪与扁鹊活动年代的矛盾等论证,从而否定先秦没有《本草经》存在,更无《子仪本草经》存在。汉以后书志所题《子仪本草经》,乃是汉人所伪托。
-
历代本草概况(续)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历史 考证
-
描述: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
全文:到十二世纪金元时期,中国长期战乱,本草发展不大,但此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发展。并出现一些切合临床应用的本草。如金·张元素《珍珠囊》,能辨明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区分药物气味功能的强度),升降沉浮(药物作用趋势),六气主经,以及随经(指归经的经)用药法则。它在
-
谈中药方剂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理、法、方、药是中医学辨証論治的主要內容。理指中医的理論,法指治疗法則,方即是方剂,药指药物而言。中医治病,是根据中医理論的体系,对病人进行辨証,然后拟出决定治疗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药物和分量,运用組
-
全文:理、法、方、药是中医学辨証論治的主要內容。理指中医的理論,法指治疗法則,方即是方剂,药指药物而言。中医治病,是根据中医理論的体系,对病人进行辨証,然后拟出决定治疗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药物和分量,运用組
-
省府指令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据呈赍故员侯鹏飞徐本桢乙种书表及花名册查有未合仰转由该原籍县政府依式转饬补具各件赍府核办原件发还由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省政府公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省府指令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据呈赍故员侯鹏飞徐本桢乙种书表及花名册查有未合仰转由该原籍县政府依式转饬补具各件赍府核办原件发还由
-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
-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草云:“豆角(?)之荚,其叶谓之藿。”《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郑玄笺云:“菽,大豆也。采叶以为藿。”《唐本草》赤小豆条引《别录》云:“赤小豆,叶名藿。”藿也指豆:《诗·小雅·小宛篇》:“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云:“菽,藿也。”又《诗·豳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2
23
2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