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孙星衍辑《本草经》释通草、络石、麦门冬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山海经  郭璞  孙星衍  络石  质疑  麦门冬  通脱木  通草 
描述: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多寇脱’。郭璞云:寇脱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全文:一、释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多寇脱’。郭璞云:寇脱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释《本草
豚草的发生与防除
作者: 王林 汪海洋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检疫对象  防治策略  防治适期  豚草花粉症  发生与防除  土壤温度  草种子  克芜踪  化学防除 
描述:豚草(又称艾叶破布)。是直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具直很系。开花前的营养什与其他菊科植物(如小将蒿、野艾篙、小花鬼外)的显著区别在于:脉植株下半部叶对生,上半部叶互生,叶柄较粗,裂片
全文:豚草(又称艾叶破布)。是直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具直很系。开花前的营养什与其他菊科植物(如小将蒿、野艾篙、小花鬼外)的显著区别在于:脉植株下半部叶对生,上半部叶互生,叶柄较粗,裂片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释
《本草备要》简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中医理论  汪昂  明万历  天南星  本草备要  药物  本草纲目  医方集解  本草经疏 
描述: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全文:1.作者:汪昂字讱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1615)。卒年不详,于年80时撰《增补本草备要序》,题康熙甲戌(1694)。明亡时汪正年逢30周岁。由于当时朝代变更,汪即弃举子业,笃志方书。汪除著《本草备要》外,尚有《灵类篡》、《医方集解》、《汤头歌括》、《经络歌括》、
“大苦”原植物考证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苦  本草考证 
描述: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诗·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大苦。”古书所云“大苦”是什么植物呢? 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大苦”云:“《本草》云?,今甘草是也。蔓延生,叶似
全文:大苦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的注释。《诗·庸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云:“苓,大苦。”《说文》:“苦,大苦,苓也。”《说文》:“?,大苦。”《尔雅·释》:“?,大苦。”古书所云
《五十二病方》药物“蒿、青蒿、白蒿”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郭璞  清代  郝懿行  考释  药物  尔雅  白蒿  青蒿  五十二病方 
描述: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释》:‘萧,萩。’郭璞注‘即蒿。’这里是说荆楚地方称青蒿为萩。”笔者对此注持有不同的看法。按萩蒿是
全文:1.蒿、青蒿《病方》191行:“弱(溺)口沦者方,……先取鹊棠下蒿。”248~251行:“[牝]痔,以煮青蒿大把二,……青蒿者,荆名曰[萩]。”《病方》89页注⑥云:“青蒿,见《神农本草经》。《尔雅
《五十二病方》药物(前巾)根、(竹夹)蓂、莁夷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璞  车前草  考释  高诱注  说文解字系传  药物  尔雅  本草纲目  地肤子  五十二病方 
描述: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全文: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神农本草经》“菖蒲”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菖蒲 
描述:今日以菖蒲作为中药命名的,有下列数种: 1.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白菖、臭菖、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2.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亦名香菖蒲、药菖蒲、山菖蒲、菖蒲叶、水剑。3.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钱菖蒲Acoru
全文:今日以菖蒲作为中药命名的,有下列数种: 1.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亦称白菖、臭菖、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2.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本草纲目序例》辨误两则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李时珍  修定  本草经集注  药物分类  本草纲目  唐高宗  修订 
描述:《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
全文:《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标题下,有《唐本草》书名的介绍。其始时珍曰:“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等修陶隐居所注《神农本草经》增为七卷,世谓之英公唐本草,颇有增益。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恭重加订注,表请修定。帝复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二人与恭详定。增药114种,分为玉石、
《本草纲目》“甘家白药”条文错简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解  错简  车前  霍乱  条文  政和本草  毒物  本草纲目  白药  半夏 
描述:《本草纲目》卷十八下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全文:《本草纲目》卷十八下部白药子条下附录中有“甘家白药”。《纲目》注出典为“拾遗”,并引藏器曰:“味苦,大寒,有小毒。解诸药毒,水研服,即吐出。未尽再吐。与陈家白药功相似。二物性冷,与霍乱下痢相反。出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