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气和名望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劳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论语》有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传统的解释是:子路听到一个道理,如果没能实行,就生怕听到另一个道理。从字句上看,这样的解释是通的。它表现了子路的一种“履践”精神,听到就要做到,否则,宁愿不再去听了。然而,仔细推敲,子路是孔子最具道德修养的学生,他战死在卫国发生的变乱时中,其时,他刚从
-
全文:《论语》有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传统的解释是:子路听到一个道理,如果没能实行,就生怕听到另一个道理。从字句上看,这样的解释是通的。它表现了子路的一种“履践”精神,听到就要做到,否则,宁愿不再去听了。然而,仔细推敲,子路是孔子最具道德修养的学生,他战死在卫国发生的变乱时中,其时,他刚从
-
[0图]清代名臣家书系列 李鸿章家书
-
作者:
李金旺 来源:北京:外文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李鸿章 1823~1901 书信集
-
描述:本套书选取了十位大清名臣的家书著作,书信内容均为告诫子弟或是禀告双亲的话,读来真切感人。内容涉及生活、家教、婚姻、哲学等领域,内容庞大,包罗万象,将做人做事的道理采用一种书信的形式完全道破,给人以启迪、警醒。
-
全文:本套书选取了十位大清名臣的家书著作,书信内容均为告诫子弟或是禀告双亲的话,读来真切感人。内容涉及生活、家教、婚姻、哲学等领域,内容庞大,包罗万象,将做人做事的道理采用一种书信的形式完全道破,给人以启迪、警醒。
-
[0图]2013中国年度杂文
-
作者:
刘成信 李庆玲 来源:桂林:漓江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杂文集 中国 当代
-
描述:王晶晶、王石川、雷抒雁、阮直、石述思、焦元溥、邹振东、张鸣、周龙、曹旭刚等一百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六十多篇杂文佳作,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或借古论今,说文道理,或鞭辟入里,直指人心,精短明快,言简意赅,手法各异,体现杂文匕首与投枪的力量,展现当代人的人文情怀。
-
全文:王晶晶、王石川、雷抒雁、阮直、石述思、焦元溥、邹振东、张鸣、周龙、曹旭刚等一百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六十多篇杂文佳作,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或借古论今,说文道理,或鞭辟入里,直指人心,精短明快,言简意赅,手法各异,体现杂文匕首与投枪的力量,展现当代人的人文情怀。
-
从“难得糊涂”说起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板桥写过一幅匾额:“难得糊涂”。如今信奉此语的人,在处理人事上往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认为它体现着“大智若愚”,是一种豁达,一种洒脱,一种智慧。同时,也有人觉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张扬“心口不一”,是一种虚伪,一种做作,一种奸诈。两种看法看似水火,实则各有道理,只是视角都只局限于一个特定角度,其
-
全文:郑板桥写过一幅匾额:“难得糊涂”。如今信奉此语的人,在处理人事上往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认为它体现着“大智若愚”,是一种豁达,一种洒脱,一种智慧。同时,也有人觉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张扬“心口不一”,是一种虚伪,一种做作,一种奸诈。两种看法看似水火,实则各有道理,只是视角都只局限于一个特定角度,其
-
勿盲从,每事问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曾培被《时代》周刊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的史蒂芬·巴雷特,针对近期我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悟本事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那些自称为养生专家的人,中国人需要多一点质疑精神。类似张悟本的伪养生专家其实是很容易辨认的。”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
-
全文:江曾培被《时代》周刊誉为“美国反伪医学第一人”的史蒂芬·巴雷特,针对近期我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张悟本事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那些自称为养生专家的人,中国人需要多一点质疑精神。类似张悟本的伪养生专家其实是很容易辨认的。”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