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429)
期刊(213)
报纸(30)
图片(19)
新闻(13)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名人名家 (459)
全椒风情 (217)
地方名人 (17)
全椒非遗 (6)
全椒特色文化 (4)
精品欣赏 (3)
全椒老城 (1)
全椒县图书馆 (1)
按年份分组
2016 (115)
2014 (8)
2013 (13)
2012 (11)
2010 (14)
2009 (15)
2008 (13)
2007 (12)
2006 (18)
2005 (13)
2003 (5)
2001 (10)
2000 (22)
1999 (16)
1997 (37)
1994 (11)
1993 (14)
1992 (9)
1991 (13)
1990 (11)
1989 (8)
1987 (6)
1986 (4)
1984 (5)
1983 (5)
1982 (4)
1981 (4)
1979 (3)
1957 (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42)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中药材 (9)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7)
中华医史杂志 (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5)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
北京:华夏出版社 (4)
北京:商务印书馆 (3)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济南:齐鲁书社 (3)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
江苏中医杂志 (2)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
中医文献杂志 (2)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济南:明天出版社 (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
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才高气清的柯灵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文作家  微型小说学  春兰  学者风  作家作品  梅兰芳  柯灵  纪念馆  海内外  组委会 
描述:柯灵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前辈作家。他文笔潇洒,才思横溢,同时又字斟句酌,笃实严谨。尽管已届耄年,在他身上,还是保持着那种才子气与学者风的完美结合。1993年和1994年间,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与新加坡作家协会发起,海内外一些华文作家团体,联合主办了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大赛组委会、评
全文:柯灵是我所敬仰的一位前辈作家。他文笔潇洒,才思横溢,同时又字斟句酌,笃实严谨。尽管已届耄年,在他身上,还是保持着那种才子气与学者风的完美结合。1993年和1994年间,由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与新加坡作家协会发起,海内外一些华文作家团体,联合主办了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大赛组委会、评
濒湖炮炙法的考察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经验方》  修事  李时珍  天南星  海芋  药物  炮炙方法  陶弘景  《本草纲目》 
描述:”专目是集中国药物炮炙之大成。清代康熙43年(1704)张睿(仲岩)从《本草纲目》“修治”专目中选择常用
全文:”专目是集中国药物炮炙之大成。清代康熙43年(1704)张睿(仲岩)从《本草纲目》“修治”专目中选择常用药物124种,汇编成册,题名为《修事指南》,1928年
王好古著述年代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甲子  本草  阴证略例  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医籍考  元代  艺文志  四库全书  王好古  河北省 
描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洲人(即今河北省赵县)。他的著作很多。据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所载,有《汤液本草》、《汤液大法》、《医垒元戎》、《阴症略例》、《癍论萃英》、《钱氏补遗》、《此事难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以下简称《医籍考》)卷三十方论引熊均说王好古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三备集
全文:》。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以下简称《医籍考》)卷三十方论引熊均说王好古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三备集》、《癍
《神农本草经》名义辨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孙星衍  本草经集注  本草文献  综合性  陶弘景  开宝本草  名医别录 
描述:《神农本草经》,有时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习惯认为本书是指中国最古的一部本草书,但要指出的是,本书名称在不同的书中其含义则略有不同。《神农本草经》在医书目录中包括两类本草。第一类是最古的本草书。如明代卢复,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姜国伊、顾观光、王闿运、
全文:《神农本草经》,有时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习惯认为本书是指中国最古的一部本草书,但要指出的是,本书名称在不同的书中其含义则略有不同。《神农本草经》在医书目录中包括两类本草。第一类是最古的本草书。如明代卢复,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姜国伊、顾观光、王闿运、
历代本草概况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草药/分类  中药理论  历史资料  本草/历史 
描述:中国的本草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家公认《神农本草经》是公元二世纪前后所定型的本草书。其实此书早在西汉已有了,它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包括动物药67种,植物药252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
全文:中国的本草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家公认《神农本草经》是公元二世纪前后所定型的本草书。其实此书早在西汉已有了,它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包括动物药67种,植物药252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
艾晟校<<大观本草>>增补陈承别说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基层中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大观本草 
描述:唐慎微《证类本草》于大观二年(1108),由杭州仁和县尉艾晟校订,增加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及某些方子,并冠以大观年号,更名为《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中国人名大辞典》281页云:“艾晟,宋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字子先,崇宁(1102-1106)进士。政和(1
全文:唐慎微《证类本草》于大观二年(1108),由杭州仁和县尉艾晟校订,增加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的“别说”,及某些方子,并冠以大观年号,更名为《经史证类备急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中国
金陵版《本草纲目》引《日华子本草》误注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华子本草  政和本草  本草纲目  文献研究 
描述:《本草纲目》是以《政和本草》为蓝本编撰的,所引《日华子本草》资料均来源于《政和本草》。用《大观》、《政和》同《纲目》核对,发现《纲目》所引《日华子本草》很多资料出处均与《大观》、《政和》不相同。表现为《纲目》误注“日华子”文为其他文;《纲目》误注其他文为“日华子”文;《纲目》引“日华子”文脱漏标记;
全文:为《纲目》误注“日华子”文为其他文;《纲目》误注其他文为“日华子”文;《纲目》引“日华子”文脱漏标记;《纲目》所引“日华子”文不见于《证类本草》。这是由于当时李时珍所参考《政和本草》版本不同所致,或因抄录或因刻版所误。这些讹误容易以讹传讹,造成文献上的混乱。
《五十二病方》“堇葵”、“毒堇”、“苦”、“仆纍”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头  唐本草  山海经  食疗本草  郭璞  吴普本草  说文解字注  尔雅  麦门冬  五十二病方 
描述:堇葵、堇、堇叶《病方》90行:“蚖,以堇一阳筑封之,即燔鹿角,以溺饮之。”329行“胻膫,夏日取堇叶,冬日取其本,皆以口沮而封之。”402行:“(弋贝)(?)食(蚀)口鼻,冶(堇页)(堇)葵□□□,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
全文:□□□,以桑薪燔□□其□□令汁出,以羽取?”。三个方子中用有“堇葵”、“堇”、“堇叶”。《病方》197页,将“堇、堇叶”列在草类。《病方》200页将“堇葵”列在菜类。这就意味着“堇”和“堇葵”是两种东西。按文献所引,似是同一物品。《说文》:“堇,草也,根如荠,叶如细柳,蒸
《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的概述(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丹砂  证类本草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多系  实验数据  药物  雷公炮炙论  炮制方法  药用部分 
描述:作者从《证类本草》“雷公曰”的条文中,把《雷公炮炙论》有关炮制方法,加以系统归类,使读者了解该书究竟有多少种制法。明代缪希雍所云:“雷公十七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制法名称,如:爁、煿、煨……等,皆不见录于该书。作者指出该书是我国炮制最早的专著。全书以炮制为主,与一般本草以治疗功用为主者不同。又书中所
全文:不见录于该书。作者指出该书是我国炮制最早的专著。全书以炮制为主,与一般本草以治疗功用为主者不同。又书中所述,多系实验数据和操作程序的记录。所以该书是我国早期一部有价值的炮制实验记录文献,可供参考。
十年电影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
作者: 史中兴  来源:瞭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电影语言  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  电影界  电影创作  观众  电影奖  银幕形象  电影艺术  文革 
描述: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
全文:只要对“文革”十年造成的文化断裂还有点记忆,面对上升时期(1976—1986)电影取得的成就,人们就不能不激动。十年摄制近千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的发展水平的优秀之作,从不同侧面反映、表现了我们
上页 1 2 3 ... 13 14 15 ... 16 17 18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