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自然环境 城市融入 古村落 乡愁 余光中 传统村落 人文传统 文化价值 城镇化率
-
描述: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乡愁"一词火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的用语,余光中的诗,董桥的书,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相思,也表达着远离故土的游子的忧伤与愁情,所谓
-
全文:,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相思,也表达着远离故土的游子的忧伤与愁情,所谓"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是也。家乡故土是生活的根,如唐代诗人刘长郷所说,人们都有一颗"缠绵的乡心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上有驰道、雉堞,可容三人并行。城门有三,东“德威”(今积玉桥南端两侧),南“德明”(今县庐剧团
-
市级非遗——八朵云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县二郎口镇是包括原二郎口镇、程家市乡、赤镇乡、卜集乡在内的一镇三乡的大镇。镇属原程家市乡,曾用名广平古镇,是全县沿滁河三大重镇之一。古镇地处皖东丘陵、滁河岸边,隔河与和县、含山县相邻,岗圩交错,村庄密集,人口集中,水陆交通方便,集市贸易十分繁荣。古丰乐城遗址、梅花垅(又称荒粮墩)、古墓群
-
全文:,民舞“八朵云”也不断演变,她的曲调由刚劲强烈演变为柔和、优雅的民间曲调;舞姿、造型变得更加优美、自如;她的表演内容也逐渐变为求告天地神灵、祈求太平、企盼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到1949年表演内容为
-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
全文:天,终于感动了上苍,久旱逢甘霖,正值二月初二日,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那老道因耗尽了精血,再也没有起身。 乡民为了纪念恩人老道,次年,便在镇东修建了一座大殿,(文革期间被毁),大殿落成
-
[0图]盛德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盛德纯(1895—1975),又名盛颂文,安徽省全椒县城南门大街人。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盛德纯于县立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学习水利工程,民国九年毕业。毕业后先任宿县农校教导主任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旧有张家宗祠和儒学巷。宗祠为庙堂式房屋。因主人张德霈是清同治进士、云南云龙知州,官居五品,按清制,士大夫可建家庙。门前一对石狮子,门额上石刻“张氏宗祠”四个金字,两扇黑漆大门,门上刻一副红对联:
祖训
-
[0图]全椒县图书馆
-
作者:
全椒县图书馆 来源:全椒县图书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图书馆
-
描述:全椒县图书馆全貌
-
全文: 全椒图书馆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0年)冬,当时图书馆设立于五先生祠堂内,不久迁至明伦堂左斋房,以后又迁移出奎光楼。 北伐战争后,图书馆由民众教育馆接管。民国
-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
全文:,至今遗迹犹存。洞内十分静谧,山泉数道,涼风习习,设有石桌、石香火台、石墩、石床等;且有三进,由洞口循蹬而下渐小,石壁上先是泉细霏霏,后是涓涓滴滴,阴寒袭人,伸手不见五指;传说从前二僧,手捧一筛蜡烛进去
-
演春与鞭春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
全文:,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之学。全椒演春、鞭春习俗保留了历代迎春活动的基本模式。时间为两天。前一天为“演春”,在立春
-
省级非遗——走太平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县位于安徽东部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南侧。境内西北为低山丘陵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圩区,全椒地形由北向南逐渐低倾。全椒环境独特,历史悠久,西汉建县,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走太平正是在这片文化热土上蕴育而成的。走太平又名全椒走太平,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
-
全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走太平的人们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健康、财源茂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