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孙星衍辑《本草经》通草、络石、麦门冬质疑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山海经  郭璞  孙星衍  络石  质疑  麦门冬  通脱木  通草 
描述:一、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本草
全文:一、通草质疑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卷二,64页,1955年商务版)“通草”条注引“《中山经》云:‘升山,其草多寇脱’。郭璞云:寇脱草生南方,高丈许,似荷叶,而茎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为树也’。”孙氏引《山海经》“寇脱”《本草
试论晚明禅宗新动向
作者: 黄德昌 王银桃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  株宏  晚唐五代  紫柏  禅教  五家七宗  憨山德清  云栖  慈恩宗  智旭 
描述: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全文:禅宗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复再有晚唐五代的繁盛,且呈滑坡趋势,但仍有高僧大师相继挺身而出,力求挽颓势而图振兴。引人注目的是,明末之手横空出世四位高僧,即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和藕益智...
《本草经》“白兔藿、鹿藿”的试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唐本草  本草经  郑玄  交州  毛传  说文解字注  疏证  植物名实图考  名医别录 
描述: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
全文:白兔藿藿指豆的幼苗。《说文解字注》草部云:“藿,未之少也。”段玉裁注云:“李善引《说文》作豆之叶也。”又《诗·小雅·白驹篇》:“食我场藿”。《毛传》曰:“藿,犹苗也。”藿指豆叶:《广雅疏证》卷十上
杨起元与晚明三教融合思潮
作者: 谢群洋  来源:儒道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杨起元  沟口雄三  罗汝芳  李卓吾  复所  杨复  阳明学  憨山德清  周汝登  三教融合 
描述:引言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学者尊为复所先生,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城区)人,是罗汝芳的首座弟子,泰州一系阳明后学的中坚,岭南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晚明思想界重要的思想家,诚如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所指出的:"杨复所和周汝登在明末思想界,是继李卓吾而值得注意的人物。"①杨起元是晚明会通三
全文:日本学者沟口雄三所指出的:"杨复所和周汝登在明末思想界,是继李卓吾而值得注意的人物。"①杨起元是晚明会通三教的重要代表人物,
[0图]《本草拾遗》辑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书于739年编成,原书早佚。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
全文:每个药物条文来源均标明出处,对于辑录中诸家文字上的增减参差作了校勘,而对古本草中较生僻的地名、物名则加以注释,以方便读者。《辑》基本恢复了这一唐代药学名著的原貌,弥补了佚书的空缺,而且在辑复过程中考订校正了诸书在辑录传抄中的衍误,对研究药物发展史和研究本草文献,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0图]《本草拾遗》辑
作者:   陈藏器撰 尚志钧辑释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年代  唐代  中国  本草专著 
描述:本书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
全文:本书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为例
作者: 毛国民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夫之  许由  方以智  道盛 
描述: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
全文: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为例
作者: 毛国民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
全文: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
同志,简单而光明的字眼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党政干部文摘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内  优良传统  称呼  封建社会  封建等级制度  相称  习惯  上海市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光明 
描述: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党内不以职务相称,大家称同志。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利于移风易俗的好文件。对官员的称呼,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都是习惯以官衔官职相称的。改变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官衔称呼,代之以平等为灵魂的同志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全文: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党内不以职务相称,大家称同志。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利于移风易俗的好文件。对官员的称呼,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都是习惯以官衔官职相称的。改变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官衔称呼,代之以平等为灵魂的同志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0图]证类本草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   唐慎微撰 尚志钧校点  来源:北京:华夏出版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描述:本书除用不同版本《政和本草》校外,亦用不同版本《大观本草》、《新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予以校勘,对期间所存在各种异文,予以注出。
全文:本书除用不同版本《政和本草》校外,亦用不同版本《大观本草》、《新修本草》、《本草经集注》等予以校勘,对期间所存在各种异文,予以注出。
上页 1 2 3 ... 4 5 6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