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憨山德清的庄子学
-
作者:
李大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间法 庄子学 出世间法 儒释道 憨山德清
-
描述:德清解庄子,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以一种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他认为庄子论道之广大自在,究天人之际,千古无人能及,独佛经可以"证响之";庄子诋訾孔子,只是"诋訾其迹",实乃破执;庄子的"逍遥",为佛经的"无碍解脱",唯圣人可实现;庄子的方内与方外,不可
-
全文:德清解庄子,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以一种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他认为庄子论道之广大自在,究天人之际,千古无人能及,独佛经可以"证响之";庄子诋訾孔子
-
高僧能解南华意: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
-
作者:
韩焕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憨山 《内篇注》
-
描述: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
全文:明末高僧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是佛道二教的视界融合。他对《庄子》的看法主要体现在《观老庄影响论》一文中,而对庄子思想精髓的把握则主要体现在对内七篇的详尽注解中。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的《内篇注》自有其独特的学术贡献。
-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
作者:
皮朝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学三要 禅 学术意义 憨山德清 禅宗美学
-
描述: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
-
全文: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
-
从明末四大高僧看永明延寿对晚明佛教的深刻影响
-
作者:
黄公元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明延寿 明末四大高僧 晚明佛教
-
描述: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全文:本文以明末四大高僧云栖莲池、憨山德清、紫柏真可、灵峰蕅益著述中反映永明延寿思想影响的文字资料为主要依据,辅以他人的有关评论为佐证,说明永明延寿的思想与行持对晚明佛教复兴基本走向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管窥永明延寿思想对中国佛教入宋以后诸宗融合、导归净土的新格局形成与演进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从高僧到大师:憨山德清的崂山生涯
-
作者:
何孝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崂山 海印寺 憨山德清 晚明佛教
-
描述: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万历前期,他住锡崂山十二年,完成个人佛学证悟,禅教兼通,尤致意于华严;提倡禅教一致,强调净土念佛,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
-
全文:,鼓吹三教合一等,佛学思想基本形成,引领中国佛教的前行方向;复兴崂山、北京等地佛教,崂山佛教兴起,成为"东海洋洋佛国";为王臣士庶等信向,明神宗之母李太后成为其俗家弟子,在当时社会有很大影响,从一名高僧成长为晚明佛教大师。
-
憨山德清论庄子的道、真宰与成心
-
作者:
邓克铭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 佛教 庄子 晚明 憨山德清
-
描述: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
全文:晚明三教合一思潮中,憨山德清(1546-1623)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探讨憨山如何从佛教之心识观解释庄子之「道」、「真宰」,以及「成心」的涵义,并与历代重要注解做比
-
蕅益智旭对天台“三谛圆融”和“一心三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
贺志韧 来源:中国佛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唯识三性 一心三观 三谛圆融
-
描述: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
-
全文:蕅益智旭大师是我国明朝晚期一代佛学大师,他与云栖祩宏、憨山德清、紫柏真可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在佛教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声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儒、释、道三教合流
-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释为例
-
作者:
毛国民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夫之 许由 方以智 道盛
-
描述: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
-
全文: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
-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释为例
-
作者:
毛国民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
-
全文: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
-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产业,查处盗卖之田产,修缮祖庭殿堂,整理《六祖坛经》,撰刻《曹溪通志》。他宣扬禅宗,主张禅、华严二宗融合,倡三教一致。憨山重兴宝林寺,被誉为“曹溪中兴祖师”。 万历四十二年(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