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高帽钓鱼”在升级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去年初,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如此‘高帽钓鱼’”的文章,讲的是一些协会组织任意乱发荣誉称号与荣誉职位,诱惑一些人缴纳入会费、参展费以及出书费等等,用抛“高帽”的办法进行“钓鱼”。我就曾接到中国画家协会的一个“红头文件”,授予我“百名中国书画名家称号”。还接到过中国艺术投资协会的一个任命通知,聘请我担任该
全文:去年初,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如此‘高帽钓鱼’”的文章,讲的是一些协会组织任意乱发荣誉称号与荣誉职位,诱惑一些人缴纳入会费、参展费以及出书费等等,用抛“高帽”的办法进行“钓鱼”。我就曾接到中国画家协会的一个“红头文件”,授予我“百名中国书画名家称号”。还接到过中国艺术投资协会的一个任命通知,聘请我担任该
论公孙龙、庄子和憨山德清的“非指”之辩
作者: 曹晓虎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孙龙  指非指  庄子  憨山德清 
描述: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了对于概念内涵的思考,但概念使用不严密;庄子在道家境界论的语境下的讨论“非指”,从道论的立场出发,主张
全文: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指非指”的命题,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使“非指”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然而,三家的讨论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公孙龙侧重于从差异性的角度分析概念,深化
时代的 面镜子:汪刃锋的绘画艺术
作者: 黎克明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木刻运动  时代  国画创作  水彩画  新艺术  绘画艺术  中国画  知识分子  中国版画  美术家 
描述:汪刃锋又名汪亦伦,1918年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四五岁即喜绘画,10岁随当地名家、外祖父鲁云奎习国画、书法。1936年,和林散之到南京参观全国美展后随朋友到上海,结识了木刻家陈烟桥、张望等,并读了鲁迅关于木刻的文章以及《苏俄画选》《珂勒惠支版画集》等,深受进步思想影响,从此开始集中精力钻研木刻。1
全文:汪刃锋又名汪亦伦,1918年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赤镇,四五岁即喜绘画,10岁随当地名家、外祖父鲁云奎习国画、书法。1936年,和林散之到南京参观全国美展后随朋友到上海,结识了木刻家陈烟桥、张望等,并读了
谋杀不成 沦为汉奸——揭开“李丽久谋刺汪精卫”真相
作者: 王炳毅  来源:世纪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周佛海  汉奸  一贯道  国民党政府  武术  汪伪政权  传记文学  抗战胜利  南京 
描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台湾总统府资政王东原在台北《传记文学》杂志上撰文空怀壮志李丽久,求做荆轲不可得。称他的故交李丽久是一位曾有志于谋刺卖国巨奸汪精卫的抗日英杰,并对其刺汪未遂之举赞叹不已。文章中还称武术名家李丽久在抗战胜利前就脱离南京汪伪政权,隐居皖南深山老林中,不知所终云云……王
全文:赞叹不已。文章中还称武术名家李丽久在抗战胜利前就脱离南京汪伪政权,隐居皖南深山老林中,不知所终云云……王东原这一说法究竟有无根据?李丽久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与1945年抗战胜利后活跃于南京、上海等地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