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0图]本草拾遗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辑校  来源: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年代  唐代  中国  本草专著 
描述:本草拾遗
[0图]补辑 新修本草
作者:   苏敬撰 尚志钧辑校  来源:芜湖医学专科学校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年代  新修本草  唐代  中国 
描述:补辑 新修本草
[0图]全椒儒林文化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
全文: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
[0图]《本草拾遗》辑释
作者:   陈藏器 尚志钧  来源: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全文:《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所撰的总结唐代药物学的一部名著。《唐本草》编撰时新增药物只有114种,而本书载药比《唐本草》新增药多六倍。书中收罗广博,内容丰富。明代李时珍曾评价说:“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
一座出色的文学雕像——读《雕像》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一般的小说作者大都由短篇起步,然后再写中篇、长篇。戴厚英则是迳直以长篇小说《人啊,人!》与《诗人之死》闯入文坛。由于这两部长篇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反响,戴厚英也就被认为是擅长长篇创作的写手。然而
全文:一般的小说作者大都由短篇起步,然后再写中篇、长篇。戴厚英则是迳直以长篇小说《人啊,人!》与《诗人之死》闯入文坛。由于这两部长篇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反响,戴厚英也就被认为是擅长长篇创作的写手。然而
书信本是有情物
作者: 江曾培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近日接到河南王金魁先生寄赠的《书简》,这是国内当今唯一研究书信文化的专刊,已印行了24辑,免费赠送了近7万册。同时,寄来《尺牍清吟》一册,汇集几十位当代文人墨客缅怀书信文化的诗作,如诗人屠岸的:“鱼雁传书事渺茫,手机电脑续登场。可怜手迹成稀罕,笔墨书函字字香。”戏剧家郭汉城的:“踏遍山川采撷忙
全文:江曾培近日接到河南王金魁先生寄赠的《书简》,这是国内当今唯一研究书信文化的专刊,已印行了24辑,免费赠送了近7万册。同时,寄来《尺牍清吟》一册,汇集几十位当代文人墨客缅怀书信文化的诗作,如诗人屠岸的:“鱼雁传书事渺茫,手机电脑续登场。可怜手迹成稀罕,笔墨书函字字香。”戏剧家郭汉城的:“踏遍山川采撷忙
不为老所累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全文:天增岁月人增寿,牛年转瞬变虎年。孩子们高高兴兴地除旧迎新,不少老人却因为“又老了一岁”而添愁。这是老年人需要摒弃的一种年龄包袱。人的生命是一个发展过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环环相扣,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特有风景,有幸历经生命全过程的人,是幸福的。宋代诗人陆游的《木兰花·立春日作》有句
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作者: 江曾培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代诗人  自然环境  城市融入  古村落  乡愁  余光中  传统村落  人文传统  文化价值  城镇化率 
描述: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乡愁"一词火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乡愁",本是个文学的用语,余光中的诗,董桥的书,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相思,也表达着远离故土的游子的忧伤与愁情,所谓
全文:,都一再抒发了"乡愁"。"乡愁",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相思,也表达着远离故土的游子的忧伤与愁情,所谓"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是也。家乡故土是生活的根,如唐代诗人刘长郷所说,人们都有一颗"缠绵的乡心
书信本是有情物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群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许广平  爱眉小札  《报任安书》  河南王  吟秋  雁传书  朱元晦  书信集  徐志  郭汉城 
描述:近日我接到河南王金魁先生寄赠的《书简》,这是当今国内唯一研究书信文化的专刊,已印行了24辑,免费赠送了近七万册。同时,寄来《尺牍清吟》一册,汇集几十位当代文人墨客缅怀书信文化的诗作,如诗人屠岸的:“鱼雁传书事渺茫,手机电脑续登场。可怜手迹成稀罕,笔墨书函字字香。”再如戏剧家郭汉城的:“踏遍山川采撷忙
全文:近日我接到河南王金魁先生寄赠的《书简》,这是当今国内唯一研究书信文化的专刊,已印行了24辑,免费赠送了近七万册。同时,寄来《尺牍清吟》一册,汇集几十位当代文人墨客缅怀书信文化的诗作,如诗人屠岸
茶叶的背叛
作者: 江曾培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曾培“柴米盐油酱醋茶”,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按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就是说,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将茶作为生活的饮料了。同时,“客来敬茶”,敬茶
全文:江曾培“柴米盐油酱醋茶”,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按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就是说,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将茶作为生活的饮料了。同时,“客来敬茶”,敬茶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