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非遗——安期洞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庙会”习俗沿续至今,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县周边诸多县、市。安期洞,也叫安鸡洞,位于全椒县十字镇西北边缘大栖山半山腰。洞口西南向,约有八九、平方米、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的生日、大栖山四方民众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此俗也叫“走山头”
-
全文:,具有保留和传承价值,安期洞庙会增添了不少新内容,上山下山沿途成了农副产品生产物资、轻工业产品的集散地,成了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经验交流的活动场所。
-
安徽日报记者采访全椒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5月14日,安徽日报记者李博在全椒县委宣传部、县文化馆、石沛镇综合文化站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采访了全椒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椒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茆帮霞。 今年3月份,省文化厅根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
-
全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167人。其中,全椒县省级非遗项目全椒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1人
-
重阳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九为阳数之极,两阳相聚,故又叫“重阳”。九月已是深秋,时暖时凉,疾病易行,所以重阳节演化为防病健身、健康长寿为旨归的民俗活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1">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除佩带茱萸辟
-
全文: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九为阳数之极,两阳相聚,故又叫“重阳”。九月已是深秋,时暖时凉,疾病易行,所以重阳节演化为防病健身、健康长寿为旨归的民俗活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
-
[4图]全椒县十镇花灯正月十六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为让城乡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营造全椒民俗走太平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23日,全椒县组织十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8点半,10个镇
-
[4图]全椒县成功举办第五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现场并且观看了整台演出。
本次活动以乡镇文化站为参演单位,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编排创作的节目按抽签次序登台亮相,演职人员达100余人。调演在二郎口镇综合文化站小戏《新路遇》中拉开了序幕,接下来
-
全椒县十镇花灯正月十六“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正月十六,全椒县文化馆组织十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7点半,10个镇花灯队从广电大厦出发,他们边走边以高超的技艺表演了杠上轿、兰花
-
全文: 正月十六,全椒县文化馆组织十镇花灯参加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安排专人领队,带领花灯队“走太平”并踩街拜年。早上7点半,10个镇花灯队从广电大厦出发,他们边走边以高超的技艺表演了杠上轿、兰花
-
全椒县实现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零的突破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全椒县省级非遗项目全椒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1人入选,这也是该县唯一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
-
全文:,全椒县省级非遗项目全椒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1人入选,这也是该县唯一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省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全椒县
-
全椒县举办首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9月9日,全椒文化馆举办了首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县文广新局相关领导、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员、非遗传习基地代表、各镇文化站长、非遗传承人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上,县文广新局副局
-
全文: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9月9日,全椒文化馆举办了首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县文广新局相关领导、非遗保护中心相关
-
[0图]盛德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1953年起,他参加了中国水利志的编写工作,并完成了安徽水利志的编写任务。此间,他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鼓舞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积极参加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先后被选为安徽省
-
全椒太平文化
-
作者:
徐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太平文化彰显着全椒千年民俗的传承。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第一大民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倾城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
-
全文:“诉说历史,祈望太平”,通过民俗活动、历史叙事、文化设施,构建“中轴为骨,南北对望”的景观结构体系。“文气、人气、商气”汇聚,被誉为“传世之作、稀世之作”。每逢正月十六,共有几十余万人次走太平,人员有